剑桥大学图书馆的“朝圣”者
在剑桥,与大家上课的教室相比,图书馆倒像是更为重要的课堂。一周内不见得每日都有课,有课也不过三四个小时,但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借书还书、复印打字,算下来却占了一天中的大半时间。学会利用图书馆是一门大学问。剑桥大学的图书馆系统纷繁复杂,每个系或研究所都有自己专门的图书馆,31座学院也都建有或大或小的图书馆。不过最有名望的还属藏书丰富的大学图书馆,据说英国每出版一部新书,都会送一册到这里收藏。
剑桥大学图书馆有一幅突兀的外表,像国内抗日战争时期碉堡炮楼的样子、粗瓦陋砖地矗立在一片青翠之中。“9?11”后盛传恐怖分子转战英国,我总暗自担忧这座高大的建筑可能被他们相中、成为下一个惨遭攻击的目标。不过一踏入图书馆的大门,却是另一番景象。每一次我推动那厚重的旋转门,就仿佛开启历史的暗道,随着一股纸张与腐木混合的幽香,滑入尘封的中世纪。头顶上都铎王朝的华丽吊灯摇摇欲坠,柜台后永远站着神情肃穆的图书管理员先生。他微一颔首,你便得赶紧掏出那张宝贝似的学生卡,就像掏出一张通向魔法师迷宫的通行证。我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走进这座迷宫时,光是在大厅的图书馆方位地图与索引面前,我就驻足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发现我所学经管类的专业书籍只占据了偌大一座图书馆南翼六层、七层的两个夹道。更大的空间则被物理、化学、机械、电子、医药、哲学、历史、艺术、宗教、各国文学等等学科所瓜分,年代久远的书籍还单归入珍本阅览室,只可在馆内阅读,不能借出。这每一块空间单划出来,都称得上是一座独立的图书馆,但在剑桥大学图书馆中,却都只能是不可或缺的一小部分。由于藏书众多,每年新增书目速度太快,图书管理就成了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为新书编码、做索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尽管当年出版的新书已收入馆内,却无法在这座图书馆中查到。
大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自知这太过丰富的图书馆藏会令学生却步,每学期初都会义务举办各类主题的图书馆使用讲座,从最基本的概况介绍,具体至某一专业的资料查阅、电子阅览的辅导,可谓细致入微,用心良苦。即便参加了这样的活动,我仍是一头雾水,愈发震撼于这座迷宫的博大和自己个体的渺小。对我而言,较之剑桥其他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更为神圣、更有诗意,我一直坚信在这儿我得以更贴近剑桥精神的内质,获求更纯净的学术信仰。
头几次去大学图书馆对于我来讲,更像是一种瞻仰,而非借阅的行为。走在狭窄幽暗的书架之间,书脊上寂静的尘埃让我的呼吸都沉淀下来,怕惊动了正沉溺书海的学者,更怕惊动了书页间、地板下那些不朽的灵魂。晴朗的午后,在走廊里游走就是最好的享受,当我的指尖无意中擦过几百年前刻在橡木书桌上的凹槽,抬头瞥见墙上巨幅肖像的温柔目光,或是在岔道中迷失、穿过一扇未知大门时发现门脚边流动着自己的影子,与图书馆融为一体的欲望和体验便会在一瞬间电流般将我击中,我几乎忍不住双膝跪倒在地,幸福地泪流满面。
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无数个凄风苦雨的清晨黄昏,我徘徊着,寻找着阴影里那些寂寞却永恒的精神。手扶着冰凉的铁质悬梯栏杆往上去,四周是无边的寂静,鞋子触碰铁板楼梯的声响因而更加刺耳,直叫我脖颈后的汗毛都竖了起来,有一种探险的恐惧和快感。上面一层更加没有人,光线从密密麻麻的书架间吝啬地透过来,带着纸张浓重的霉味。却是这般不那么好闻的味道,让我至今思念不已。
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往往比院系图书馆的破旧
剑桥大学图书馆的“朝圣”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