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遥远星球的孩子观后感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遥远星球的孩子观后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遥远星球的孩子观后感
【篇一:遥远星球的孩子观后感】
虽然《遥远星球的孩子》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它仍然向我们传递了很多珍贵的信息,也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我想,当导演说自闭症不是一种疾病时,他当然不是希望大家放弃对自闭症的关注,而是希望所谓的正常人能够平等地对待自闭症患者,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自闭症患者的癖性指手画脚。英文里有一句话叫“no、one、is、disabled、but、differently、abled。”翻译成中文就是,“没有人是残废无能的,只不过每个人各有各的能力。”这句话恐怕可以代表导演的心声。
既然自闭症患者多达6700万人,在全世界68亿人口中占据了一个可观比例,那么,该怎样对待自闭症患者就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对这么多的人放任自流,也难以想象建设某种机构对所有的自闭症患者进行统一管理。让事情变得更为复杂的是,每个自闭症患者的症状都是独一无二的,适应A的治疗方案未必适应B;低功能患者跟高功能患者的状况可能相去甚远,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总的来说,自闭症患者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即便通过努力,也无法追赶上普通人的心智,包括所谓的自闭症天才在内。其实,自闭症天才并不是用来衡量成功人生的良好标准。哪怕是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由于情商方面的缺陷,他们在个人生活中也显得步履维艰。倘若普通人不对这个群体加以理解和帮助,他们很可能就会被社会淘汰。
该怎样对待自闭症患者?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应该谁去适应谁?自闭症患者人数众多,我们无法对其忽略不计,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尽力而为,无法在短时间里有显著的改善;那么,剩下的工作,是否应该由我们这些正常人去承担呢?在我看来,首先,我们应该像西方人那样实事求是地承认自闭症是一种疾病,一种残疾;只有承认这一点,我们才可能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社会援助和更好的福利条件。其次,有理由让自闭症患者去学习基本生活技能,而不是让他们随波逐流,各行其是,因为如果听其自然,大多数自闭症患者恐怕就连生活自理也无法实现。不过,从另一方面讲,在教育自闭症孩子时,家长需要面对现实,根据他们各自的程度去学习相应的东西,不要勉强他们去达到那些难以实现的目标。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培训自闭症孩子的过程中,爱护和引导这些孩子,跟密集式个训应该相辅相成,而不是彼此对立。除了为低功能患者提供条件良好的生活护理之外,对于那些症状较轻的患者和高功能患者,正常人理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他们相互融合;既然我们承担了“正常人”这个名义,就应该具备更为健全的心智。应该是我们去迁就自闭症患者的存在,而不是让自闭症患者力所不能及地适应我们,这部纪录片的正面意图恐怕就体现在这个方面。
最好办法莫过于,在呼吁政府向自闭症患者提供更多资助的同时,也呼吁普通人对自闭症患者,尤其是那些进入社会的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给予更大程度的宽容,对于他们的若干怪癖不要加以嘲笑;要知道,自闭症患者的每一点成就,都付出了比正常人多很多倍的努力。耶稣说过,不要论断他人,免得被人论断。“为甚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剌、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试想我们每个人有多少缺陷,又哪有资格对别人的一些些不同寻常就大加嘲笑和议论呢?
【篇二:《遥远星球的孩子》观后感】
《遥远星球的孩子》直观滴展示了自闭症孩子成长以及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个中心酸,非我们这些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不能体会。尤其是看到《我是蔡杰》时,这一年多来的康复之路更让我与妙妙的爸爸唏嘘不已。
一年前,我的孩子被诊断出患上了自闭症,这种打击让我觉得还不如让孩子有肢体残缺的好。但看了许多关于自闭症的书籍和相关网络资料后,我知道若早期干预治疗后,孩子是很有可能做到生活自理,并融入社会的。于是,我们开始了痛苦而漫长的干预治疗。从去年一直到今年年初,我们一直在爱心园接受训练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结合《遥远星球的孩子》系列片和我们一年来的教育之路,我有如下体会。
一、对自闭症孩子的干预越早越好
妙妙食杂2岁5个月被查出患病的,当时我们现实在医生的推荐下,进行了感统训练,但几个月的训练下来,我们发现收效非常微小。后来我们根据甄岳来《孤独症家庭教育指南》中的教育方法,对妙妙进行了训练。虽然小有起色,但因我们两人的工作太忙,无法保证训练时间和效果。知道我们进入了爱心园,妙妙的各种技能终于有了实质的改变。
这让我们意识到,自闭症孩子的干预真的是越早越好。因此,当田田妈妈找我咨询孩子的治疗手段时,我毫不犹豫地告诉她:就到爱心原来。二妙妙也在中断训练2个多月后,重返爱心园接受训练。因为我知道,一定要在孩子6岁黄金干预期内完成必要的康复训练,否则悔之晚矣。
二、对自闭症孩子的干预教育要持之以恒
其实,不论做任何事,都婴孩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尤其是对自闭症孩子的教育。因为他们理解的局限性,我们父母更要树立打持久战的决心。一位儿童教育专家说过,父母对孩子说100句话,孩子才会学会说1句话。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则需要500句、1000句,才能让孩子说1句话。因此,没有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是万万不可能给的。
三、对自闭症孩子的干预教育要因材施教
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般,自闭症孩子的情况也是因人而异,没有两名自闭症孩子的情况是一摸一样的。虽然他们的表现都是不主动与外界交流、行为刻板等,但他们的具体表现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在掌握自闭症孩子的干预教育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多观察、多摸索,争取早日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这一点在《遥远星球的孩子》里蔡杰父亲的做法中得到了一定的提现。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妙妙认知能力较强、语言功能还未丧失的条件下。有针对性的从大运动、精细等妙妙比较薄弱的地方下手。多下功夫,让她能够通过在这几方面弱项的突破,来达到她基本技能的完整性。
【篇三:《遥远星球的孩子》观后感作文】
四年的特殊教育学习,五年的从业生涯,让我深知何为自闭症?可是越是知道的多,了解的深刻,就越是觉得自己力量的微不足道,越是想自己去做什么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庭?而这部影片让我更进一步地认识自闭症,了解如何去理解和帮助他们及他们的家庭。
自闭症人群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存在很多的困惑,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例如他们的表达受限,他们的感官更为敏感,他们感知事物的方式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有情绪的时候不知如何去处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喜好,不安的时候的表达与别人不同,他们更喜欢对即将发生的情况预先了解,害怕突然的改变等。他们很单纯,他们不会去隐藏自己,他们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他们的本真。
人到底是要追求什么?也许有些人会觉得金钱是他的追求,也许有些人觉得名利是他的追求,也许有些人觉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他的追求,可无论是哪一种,追求的都是内心的满足感。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的被禁止,自己害怕的东西被迫去接受,每天的行为被视为异类,每天有一些不知是什么意思的外语在耳边不断地出现,每天都处于不被理解的状态,还怎么可能感觉到生活是快乐的,开心的,满足的?也许平静的生活正是他们想要的,也许执着于自己的事情,不被打扰正是他们的期盼,也许直接的表达他们才畅快,也许他们真的只是被理解就很开心了。
如果我们真的了解他们,我们就不会去要求他们按照大多数人的方式去生活,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去做事情,一定要做到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其实,我们是两个不同星球的人,他们来到了这里,为了要相处的更加融洽,彼此都做出改变才会比较容易,在要求他们做出一些改变来适应所谓的地球生活的同时,是否我们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适应他们的生活。
当然,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首先要有正确的方向,设立合理的目标,才可以保证不会走错了路而舍本逐末。我们的家长、老师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是孩子生活中很重要的人,我们要把握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向,我们要更加注重孩子实际的需要,如生活自理、情绪的表达、语言理解、休闲生活等,与提升孩子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内容为主,并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随时的做出适当的调整,而把学分、学历等放到次要的位置,在教育的过程中,则要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开或以温和的方式提升其弱项,充分地挖掘孩子的潜能。
拥有星儿的家庭是不幸的,但从另外的角度讲,他们又是幸福的,他们体味的是别样人生,他们对于成功的体味比别人更加的深刻,他们更知道付出后的收获意味着什么;可他们也会疲惫,他们更需要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所以作为地球人,让我们每个人都做出努力,尝试着去慢慢的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给孩子一个舞台,给他们一些欣赏,让他们可以在我们的世界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不要让自闭症患者的家庭那么幸苦,让他们可以因为超越难关而快乐,让他们在疲惫的时候有休息的港湾,得到人们的肯定和理解。其实,只要在地球上做出一点点的改变,他们就可以很好的生活。
自闭症儿童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给与适当的支持,他们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相信他们,在我们地球人的适当的支持下,他们会发挥他们的能量,地球人和遥远星球的人是可以和谐共处的。
遥远星球的孩子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