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凤鸣高天 贤泽密水.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凤鸣高天 贤泽密水.doc凤鸣高天贤泽密水
灿若丹霞的红高粱,清澄甘洌的胶河水,发酵着,酝酿着,最后变成酒香醇厚的高粱红,晶莹在蛋壳陶这史前地球上最神奇最精美的礼器里。“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渊明诗)。”这里,是著名作家莫言的“酒国”――山东高密。青纱帐如碧绿的绸带,环绕着一个个古风遗韵的村落。年画、泥塑、剪纸、黑陶、刺绣、核雕、面模、蓝印花布、茂腔、地秧歌、撅灯官、地龙拳、庙会、年俗、民间传说……这些根植在泥土里的文化基因,汇流入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温热的血脉里,缓缓述说着齐文化的宏阔与壮丽,忠义和豁达。这里,就是红高粱文化的诞生地――山东高密。斗转星移,在漫长的岁月里,火红的高粱和绚丽的民俗始终温暖着这里的乡民,激发着人们对自然对生命对祖先的敬畏。我们被这穿透时空的文化脉动震撼着:它是那么神奇古老,古老得早已尘封为记忆里的梦呓,飘逝的梦呓里却氤氲着先祖们用生命谱写的千古绝唱;它又是这么单纯鲜活,鲜活得如同孩童生命勃发的笑容,灿烂的笑容里依然绽放着原始生命的蓓蕾。艺人们的集体智慧在民间落地生根,灿若桃花,带给我们远古的融融月色和淳朴的民间风情。虽然大机器的喧嚣早已打破了乡间的宁静,虽然好多民间手工作坊正在渐渐废弃着,虽然一些技艺精湛的艺人也在渐渐故去,但年轻一代已经接过了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祖祖辈辈维持生计的手艺和他们的世俗生活已积淀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那片红红的高粱林,在东方的天空下涌动成永恒的图腾。怀着对红高粱之乡的敬仰与神往,我们用崇敬的心灵去聆听、膜拜着这一曲穿透时空的天籁之音。
――记者题记

这里是神奇的高密

来自太平洋的温湿暖流使胶东半岛四季分明,这片富饶的土地像一颗巨大的海贝,三面临海,一面伸向中华民族的文明腹地。在半岛西畔,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高密市。高密隶属于山东潍坊,东临海滨旅游名城青岛,西依世界风筝都潍坊,因地处密水(潍水)上游,故得名高密,又因汉代设夷安县治形宛若凤凰而得名“凤城”。境内胶济、胶新铁路和济清高速公路纵横贯穿东西,距青岛、潍坊机场不足70公里,是山东沿海地区通往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高密版图面积1512平方公里,,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沿海开放重点县市、全国明星县市和全国县城经济百强县市。
高密历史悠久,是海岱文化、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勤劳、智慧、诚信、富有创造精神的高密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风民俗,孕育滋生了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2006年以来,高密扑灰年画、高密茂腔、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被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中国剪纸(包括高密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高密先后被文化部和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扑灰年画之乡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美术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中国(高密)扑灰年画研讨会先后在高密举行;高密茂腔继1990年首次晋京演出,2009年7月又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上演,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示了高密独特的乡韵。
早在5000多年前,在高密就有氏族部落繁衍生息。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数十处,仅龙山文化遗址就有多处。据考古证实:高密先民的繁衍生息迄自新石器时代,潍水岸边出土的黑陶,是早期高密人生存智慧的具体体现和思维的集中凝现,透溢出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和朴素凝练的审美情趣。远古东夷部族曾在这里栖息,尧舜时,民风已渐淳化。唐司马贞《史记索引》称“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汉代史学家宋衷亦云:“高密,禹所封国。”商周时流经域内的两条母亲河(胶河和潍河),滋养着已成为山东半岛交通大邑――高密的芸芸众生。春秋时高密称夷维,属莱国地,战国时始名高密,后成为齐之属地。秦时置高密县,西汉时县改为高密国,一批批手操汉画砖石刻绝活的匠人,雕刻着高密早期的农耕文明。南北朝时高密改国为郡,唐时改郡为州,以后县、国、郡、州虽因朝制不断更迭,但高密之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长达2400余年。
高密人杰地灵,向为俊良茂士荟萃之地。这里是晏婴、郑玄、苏禹圭、张福臻、李元直、李师中等先贤的故土,也是刘先志、张朋、张建中、单应桂、莫言等现当代高密骄子的血地。其中春秋名相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和清代大学士刘墉,被高密后人尊称为“高密三贤”。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扑灰年画、高密茂腔、聂家庄泥塑、高密剪纸则是为世人所崇誉的
“高密民艺四宝”。这些民艺奇葩,以拙朴古雅的形色和瑰丽雄浑的声韵,丰富、温润着高密人的生活,并渐渐衍化为高密的地域性文化标志。

高密民间文化孕育了《红高梁》

高密盛产高梁。秋天,高梁红了。静静的原野上,果实累累,红色的喜悦燃烧着乡亲们的梦想。秋夜,月光如水,高梁堆满了晒谷场,欢乐盈满了农人的土坯房。室内,灯光如豆,

凤鸣高天 贤泽密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7-10-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