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庐山旅游精品景区.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庐山旅游精品景区.doc庐山旅游精品景区

锦绣谷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

仙人洞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
仙人洞右侧之观妙亭下,有一比蟾蜍石更大的游仙石凌空突出,石下万丈深渊,奇险无比,在此可通观锦绣谷。游仙石旁有一竹林。“游仙石”三字和傍山崖的诗“竹林无处访仙居,寥廓西风想步虚。百尺丹崖悬断石,游踪亦是未曾除。”为明嘉靖七年(1528)东莞钱全志所作。

龙首崖
由大天池西南侧,循石阶下行数百米,便可见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龙首崖。
游客若从悬崖左边一石亭观看,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宛如龙须,微风吹佛,恰似龙须飘飞。
龙首崖是观云雾的好地方。每当大雾袭来,深涧峡谷中,云雾升腾,龙首崖如傲游在茫茫云海之中。游客站在岩上,有如腾云驾雾,云游太空;也似乘龙探海,嬉戏波涛。不多时,浓雾散去,睛空艳阳,满目青翠,远处峡谷,河流、田野、农庄清晰可辨。
在龙首崖上凭栏俯瞰石涧峡谷,可见悬索桥似的彩虹横卧,狮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凉岩、万丈梯等诸多景致,奇石累累,姿态万千。

含鄱口
黄龙潭前行四、五里,便可到庐山著名景点――含鄱口。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峰“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游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栏远望着呈现鱼肚白的天际。不一会儿,一望无涯的鄱阳湖上,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轻扬天际的密密云层,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鳞。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远山、近岭。


东林寺
东林寺,座落于庐山西麓,是净士宗发源地。东林寺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于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创建,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它椽摩栋接,丹辉碧映,“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是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唐代,东林寺极盛一时,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经讲学,慧远和东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据说,日本的
“东林教”即渊源于此。在历史上,东林寺对于中尼、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曾作出了贡献。群山环抱,溪水回流的东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
虎溪迂回向西而去,溪上跨着一座石砌拱桥,这就是我国文化史上传为佳话的“虎溪三笑”故事发生的地方――“虎溪桥”。据传,慧远和尚来东林寺后,“影不出山,迹不出谷”,一心修行,连送客也未曾过虎溪桥,若是过了桥,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一天,慧远送陶渊明与陆修静,三人携手边走边谈,越谈越开心,不觉过了石桥,谁知没走几步,山上的神虎便吼叫不止,他们这才恍然大悟,三人相视仰天大笑,惜别分手。这就是广为流传的佳话“虎溪三笑”。

博物馆
在芦林湖畔,有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式建筑。那是毛泽东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人称芦林别墅。因房号是1号,故亦称“芦林一号”。别墅系1961年兴建,单层平顶,中有内院,总面积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馆馆址

庐山旅游精品景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7-10-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