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越走路越宽
出身艺术之家的李小璐,3岁第一次拍戏,17岁获得了台湾第35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她主演的《野蛮天使》《红色警戒》《都是天使惹的祸》《奋斗》等影视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童年游戏在八一厂大院
翻看李小璐家庭成员的简历,就不难看出,她吃演员这碗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李小璐的爷爷当年是八―厂的资深员工。她的父亲李丹军是八一厂的导演、演员,曾在影片《我的九月》《高山下的花环》里扮演角色。而她的母亲张伟欣当年是著名演员,代表作有《飞来的仙鹤》《乡音》《肖尔布拉克》《良家妇女》等影片,曾轰动一时。1986年凭借《良家妇女》一片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漂亮的女明星奖。
李小璐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大院里度过的。“童年,我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妈妈很早就出国了,爸爸工作也很忙,我甚至连和爸爸妈妈牵手去公园玩儿的机会都没有。由于生活圈子很狭小,所以我性格很腼腆,家里来了陌生人从来不敢见。有次买冰棍,我居然给人一百块钱转身就走了。那时,我经常只能在电影电视里看见妈妈。妈妈拍戏之余回来看我,通常我只会在妈妈临走时,偷偷塞进她手里一样我喜欢的东西,意思就是说:
‘妈妈,你能留下来吗?’至今,妈妈那里还保留了我塞给她的很多东西,乒乓球、糖纸、包装盒等等什么都有。”
因为家庭的影响,那时候,只要电影里有小孩的角色,或是某一个女主角的童年时代,导演就会想到李小璐。而李小璐对童年最多的回忆就是军队大院,因为从小就在八一厂里玩,许多老演员都认识这个文文静静、不爱说话的小姑娘。
年纪小小的李小璐已经是一位“资深演员”了。李小璐3岁时就和朱时茂主演了《我只流三次泪》,从此一发不可收,相继在《孔子》《牛郎织女》《在我们的城市》等20多部影视剧中出任重要角色。“如果不是初中时跟随父母去了美国定居,终止了演艺生涯,想必我演的作品早就突破了100部大关了。”
从“影后”开始的表演事业
去美国那一年,李小璐才12岁。刚到美国的时候,她遇到的先是语言问题,然后是习惯问题。李小璐生性内向,不愿意跟人交往,而在语言学校里,一切却都要自己去开口,自己去接触。但人总是要适应环境的,待了一段时间后,李小璐开始主动与人交往、说话。“除了语言问题之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饮食习惯。从小我是一个吃番茄酱都不习惯的人,到了美国开始的时候很难适应那里吃的东西。”
令李小璐最为愧疚的是:“在美国,有一次我擅自把妈妈的汽车开出去兜风了。美国有规定未满16岁的人独自驾驶汽车上路,驾驶者的监护人将会被判刑。那一次,我的‘随心所欲’差点让我妈妈蒙受‘不白之冤’。”
在美国文化的熏陶下,李小璐的性格变得独立、积极、开朗。就在李小璐14岁半那年,妈妈的朋友向同在美国发展的陈冲力荐李小璐出演陈冲新片的女主角,那部影片让李小璐一举拿下35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等大奖。那一年,李小璐17岁。
母亲张伟欣回忆说:“获奖以后,喜欢表演的李小璐执意要回中国发展自己的表演事业,考虑到她年龄太小,一开始我不同意。然而,李小璐从小不在我们身边,所以早早练就了独立的性格。尤其是在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她义无反顾。或许,我在美国待太久的缘故,也还能适应女儿这种‘勇敢’的叛逆,于是,在李小璐向我保证如果自己在25岁前在中国的表演事业
李小璐:越走路越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