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存在问题与思考.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存在问题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级党组织处于农村社会生活的第一线,是党的细胞,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目前,村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与其所肩负的任务从整体上说是适应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
第一,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水平与能力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村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有所弱化,不能很好地担负起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历史重任。
1、岗位职责“错位”,责任化程度不高。由于《党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权限划分的原则性和模糊性,加之我一元化领导体制,使得村党(总)支部成为传统的村务决策主体,而实行村民自治后,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则依法行使村务决策权力。因此,在村务决策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党(总)支部和村委会摆不正位置,理不清职责,分不开责任,两者之间相互较劲,或争夺、或指责、或推诿。随着村民自治水平的提高,村委会在群众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增强,而村级党组织对党员和农民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甚至出现了
“宁为村长跑断腿、不为支书倒杯水”的现象。
2、组织生活“变味”,民主化程度不高。一些村级党组织对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遵守党的政治生活原则方面存在随意性和散漫性,遥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工作总结会、成绩表彰会;少数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喜欢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决策时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反对的意见,不愿接受监督等。
3、党内监督“乏力”,规范化程度不高。近年来,虽然推行党员议事会、开展党务公开等活动。一些党员党性观念趋于淡化,党规党纪知识贫乏,基本上不能发挥监督作用;从监督机制上看,党风监督还处于被动地位,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缺少必要的监督保障机制。
4、党建工作“走调”,正常化程度不高。不少村级党组织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般把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放在经济工作上,对党建工作说的多,做的少,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村级党组织没有把党的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组织设置与活动方式滞后于农村形势发展变化。
第二,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水平与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村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作风不硬,不能很好地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1、政治观念淡薄,进取意识不强。一些村干部长期不学习,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政治信仰、进取意识淡薄,缺乏开拓精神;一些村干部畏首畏尾,敷衍了事,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全面履行工作职责;一些村干部心术不正,私字当头,甚至暗中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群众威信较低;一些村干部家族、宗族观念浓厚,走不出“封建宗法”的怪圈,甚至被少数黑社会势力牵着鼻子走,挫伤了群众对村级党组织的信任之情。
2、文化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不少村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直接制约着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乃至一些村干部出现了乱办事、好心办不了好事的现象。不少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形不成梯次,村级党组织逐步呈现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不良态势。
3、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作风不实。一些村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适应示范、引导、服务的工作方法;有的村干部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特别是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激起了群众的对立情绪;少数村干部工作作风漂浮,虽然身在基层,却不愿深入群众当中,虚心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4、报酬待遇偏低,政治前途渺茫。村干部是政府不发薪水,没有编制的“干部”,可谓是“干着国家事,端着泥饭碗”, 不少村干部全年的工资只有3000-6000元,有的村还难以兑现,与一些迅速富起来的农民相比,经济上差距较大,这种“付出”与“受益”的不均衡性,削弱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村干部转为国家干部的可能性没有了,不管干好干坏,多数无望进入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企业转制后也无法进入企业领导班子。村干部干到支部书记这个位置就算到了尽头,很难再有发展空间,使他们感到政治上没有奔头,这也成为一些有文化、有头脑的青年不愿当村干部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水平与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不能很好地体现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年龄偏大,难以发挥带头作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人口转移加速,农村对青壮年农民的吸引力日趋下降,一方面不愿留在农村,另一方面不愿加入党组织,少数地方出现了“五个党员七颗牙”的现象。
2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存在问题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ndfrs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7-10-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