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进制数和十进制数相互转换
武汉理工大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 3
....................... 3
....................... 3
................. 3
................... 4
ASCII 码.................... 5
....................... 6
.................... 6
....... 7
....... 8
........ 9
...... 10
.......................11
...................... 15
...................... 17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8
1
武汉理工大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初始条件:
理论:完成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对微机系统结构和80系列指令系统有了
较深入的理解,已掌握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践:完成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4个实验,熟悉了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环境并
掌握了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较复杂程序的设计方法,掌握子程序结构的设计和友好用户界面的设计。具体的设计任务及要求:
1) 编写八进制和十进制间的转换程序;
2) 要求在屏幕上输出结果。
3) 程序采用子程序结构,结构清晰;
4) 友好清晰的用户界面,能识别输入错误并控制错误的修改。
在完成设计任务后,按要求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对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具体要求请见课程设计指导书。
阅读资料:
1)《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
2)《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
时间安排:
设计安排一周:周1、周2:完成系统分析及设计。
周3、周4:完成程序调试,和验收。
周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月日
2
武汉理工大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着重于理论设计,同时培养动手能力。要求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实现,体现自己的知识掌握水平,严禁抄袭(发现后抄袭者和被抄袭者一律不及格)。所作设计需进行论证,一方面是从理论上进行推理验证,另一方面是实验论证。
内容包括:设计题目;原始条件及参数;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如: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设计计算、程序编制、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时间安排等。
(1)十进制数( Decimal )
十进制数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计数体制。它用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十个数字符号,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表示数值的大小。每一个位置(数位)只能出现十个数字符号 0 ~ 9 中的其中一个。通常把这些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十进制数的基数为 10 ; 同一个数字符号在不同的位置代表的数值是不同的。十进制基于位进制和十进位两条原则,即所有的数字都用10个基本的符号表示,满十进一,同时同一个符号在不同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不同,符号的位置非常重要。基本符号是0到9十个数字。要表示这十个数的10倍,就将这些数字右移一位,用0补上空位,即10,20,30,...,90;要表示这十个数的10倍,就继续左移数字的位置,即100,200,300,...。要表示一个数的1/10,就右移这个数的位置,需要时就0补上空位:1/,1/,1/。
(2) 二进制数( Binary )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
八进制数和十进制数相互转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