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声声,我心摇曳
——自我完成的诗人:木心
▪高三(10)班丁凯利▪
几禾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几禾
从前慢
他的散文,作为惟一的中国人作品,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一起编在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文读物中。但是这位作家的名字对于大多数国内读者而言,却非常陌生。据悉,木心的写作生涯超过六十年,早期作品全部散失,上世纪80年代再度写作后,台湾为其出版了多达十余种文集。文学界人士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现”这位“文学鲁滨逊”。陈丹青表示,就他所知,阿城、何立伟、陈子善及巴金先生的女儿李小林最早在内地“传说”木心先生;第一个将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发布在网站上的,是上海作家陈村。他读到《上海赋》,“如遭雷击”,在文章中宣告“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小子于心不安。”他指出,“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几禾
木心,祖籍绍兴,1927年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的一个经商世家。优越的家境使其能够从小接受良好的中国古典私塾教育,并且由于与作家茅盾的亲戚关系,得以阅读大量中外书籍。
几禾
几禾
◆可能和我从小接受私塾教育有关,小时候家里藏书非常多,加上我们家和茅盾家交往较密,他家的藏书也非常多,我也经常从他家里拿书看。五四运动我没有赶上,但五四时期的书,茅盾家里都有。小时候我的记忆力非常好,很多文章过目不忘,到现在孙中山的遗嘱我还能背出来。
◆读您的文字,像是回到了几十年前,您的学生陈丹青在介绍您的时候曾经说过,您是我们时代唯一完整衍接了古典汉语传统和五四文化传统的作家,您的这种语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
——木心
几禾
抗日战争爆发,15岁离家。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不顾家庭设定的人生目标,为自己痴迷的绘画和写作就读上海美专。1947年,木心还热情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
几禾
几禾
◆动荡的时代中,您如何在战争的摧折之下继续求学,在流亡的过程中什么是您的精神支柱?
◆老家静如深山古刹,书本告诉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我所最向往的,我知道再不闯出家门,此生必然休矣——一天比一天惶急,家庭又逼迫成婚,就像老戏文中的一段剧情,我就“人生摹仿艺术”,泼出胆子逃命。“人生经历”,够了,现在缺少的是写作才能而不是写作题材。我发现很多人的失落,是忘却了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练达,自诩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就此变成自己少年时最憎恶的那种人。我愧言有什么特强的上进心,而敢言从不妄自菲薄。初读弥开朗基罗传,周身战栗,就这样,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了。我经历了多次各种“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切崩溃殆尽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在绝望中求永生”。常见人驱使自己的“少年”“青年”归化于自己的“老年”。我的“老年”“青年”却听命于我的“少年”。顺理可以成章,那么逆理更可以成章——少年时自己说过的一句话,足够我受用终生。
1948年,学生运动的热情参与者木心,短暂投入新四军,在军队里从事宣传工作,绘制马克思、毛泽东与朱德等巨幅画像。后因此事被当时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于是走避台湾。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回到大陆。
几禾
新中国成立后,木心也并没有过上与艺术为伴的幸福生活。1956年,由于有一位经常来往的弹钢琴的朋友被怀疑“里通外国”,又因为木心1948年曾经去过台湾,因此也被涉嫌“里通外国”而被捕关押在上海思南路的第二看守所半年。经审查,无罪释放,获得公安方面的口头平反。其母在木心入狱期间病故。
几禾
【精品】木铎声声 我心摇曳(木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