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战机“黑寡妇”的中国故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战机“黑寡妇”的中国故事
北京有个收藏了许多军用飞机的博物馆,即位于北航校园内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藏品不少,飞机有三十余架,其中最夺人眼球者是一架绰号为“黑寡妇”的战斗机。通体黑色、个头巨大的它,常与“全球仅存两架”的描述联系在一起,异常珍贵,乃是北航镇馆之宝。
另一架仅存的“黑寡妇”在美国俄亥俄州空军国家博物馆,同样是属于镇馆级别的宝物。
战机“黑寡妇”从哪儿来,曾到哪儿去?为何最终仅余两架,有一架留在了中国?
来自美国,生于战火
“黑寡妇”,官方名称P-61夜间战斗机。这是美国人在二战时期研发出来的军用飞机,第一次上天的时间是1942年5月26日。
同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缅甸殉国。缅甸失守,中国对外求得抗战急需物资的最后一条陆上生命线被切断,从此盟国援华只得通过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进行。
同月,日军开始华北大扫荡,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阵亡,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

不止是缅甸,不止是中国,二战的烽火正在熊熊燃烧,德意日轴心国正处于侵略狂潮的高峰,中、美、英、苏等盟国在通往胜利的路上还要经历许多苦难与牺牲。
为了对付纳粹德军的夜间空袭,英国做了许多尝试,如给战斗机装探照灯,改装了一些雷达装到飞机上去,使其能在夜间出击,进行拦截,但效果却不太好。
雷达这种今天已经普遍应用的设备,在当时还属于高度的军事机密,最为先进的技术,乃是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早在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伦三岛的狂轰滥炸中,英国人正是以其雷达阵发挥了大效力。
雷达技术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纳粹德国,派来袭击的轰炸机上也并无雷达的配备,但是作为袭击者的他们,有确定的轰炸目的地,可以按照战前测定的规划航线,炸完原路返回。他们的目标又是城市,不可能突然搬走,即便实行灯火管制也难以逃过,夜色反而成为他们最大的掩护。
情急之下,英国向美国求助。他们给美国带去了许多绝密军事技术,雷达是其中之一。交换条件里有一条,美国为英国研发出一种搭载雷达的夜间战斗机。

当时美国尚未有独立的空军,空中力量分属陆海,名为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研发夜间战斗机的事情落在了陆航的头上。
陆航火速制定出技术标准,然后公开招标,美国二十余家飞机制造商,只有两家前来竞标。搭载雷达的夜间战斗机,并非一件容易制造的东西。最终中标者为诺斯罗普公司,这家公司的产品包括B-2隐形战略轰炸机等。
全球第一架夜间战斗机即将从这家公司诞生。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大约一年,诺斯罗普公司确定了这种夜间战斗机的设计方案。与大多数只装一具发动机的战斗机不同,这种夜间战斗机是装两具发动机的双身设计,之所以如此,全在于机上搭载的那具雷达,此乃“黑寡妇”灵魂之所在。即便有英的雷达,依然尺码颇大,不得不以这种双身设计以配合。
陆航给其编号为P-61,P是pursuit的首字母,意为驱逐机――战斗机的旧称,驱逐敌军飞机之意。又因其专用于暗夜作战,猎杀敌军轰炸机,火力凶猛,便得了一个“黑寡妇”的绰号。黑寡妇是北美一种常见的剧毒蜘蛛,毒性为响尾蛇的十倍,特别是其交配后雌蛛将雄蛛吃掉的性情令人胆寒。

“黑寡妇”战机会让敌人胆寒。但在“黑寡妇”让敌人胆寒之前,却先遇到了自己人的挑战。当时纳粹德国忙于入侵苏联,对于英国的夜袭已经基本中止,夜间战斗机的发挥空间大大缩小。尚未杀入战场,便几乎失去战场。
英国人不仅对“黑寡妇”战机不再感兴趣,还挑起毛病来,称其速度太慢,根本不足以胜任夜间拦截德军飞机的任务。更加讽刺的是,英国人反倒向美国人推销起他们自制的“英俊战士”改进型和另一种“蚊”式飞机。这番推销之下,那些在欧洲作战的美国陆航部队将领们,竟然纷纷赞同英国人的意见,迅速形成一股巨大的舆论压力,要陆航方面拒绝接受“黑寡妇”战机。
当时英美中法苏虽为盟国,但援助都是以贷款方式进行,战争结束后是要还钱的。战事稍有减缓,英国便将心思放到了做生意上,美国买一架英国造的飞机就可以抵消许多贷款。
“黑寡妇”战机的支持者不多,温斯顿?克拉兹上校是其中有力的一位。他是美国陆航夜间战斗机部队的训练主官,他深知作为全球第一架专用夜间战斗机,“黑寡妇”的性能绝非英国那些改装货可以相提并论。在其力主之下,“黑寡妇”和英国人推荐的飞机进行了两次比试,按照美载,比赛结果为“所有高度上英国人的飞机都不行,被落下一大截”。

直到1944年7月,“黑寡妇”战机才正式进入对付纳粹德国的战场,那都是诺曼底登陆之后的事情了。美国在这里投入了三个夜战中队,有近四十架“黑寡妇”,战果少得可怜。在意大利方向,美国早在1943年就投入了四个夜战中队,不过飞的都是“英俊战士”,他们直到1944年年底才得到“黑寡

战机“黑寡妇”的中国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