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姓名: 学号:
实验报告
说明:1、实验报告务必独完成,对抄袭者将按不及格处理;
2、实验报告的格式请按下面的各项要求来填写,不要改动;
3、正文字体统一用“仿宋-GB2312”、,小四号,单倍行距,小标题加黑;
4、下面的“替换这里”字体底纹在完成后去除;
5、实验报告按时上传,上传时文件名统一按照网上说明来命名;
同组姓名: 实验日期: 室温: 气压: 成绩: 教师:
一、实验结果
(一)反射时的测定
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见表1。
反射弧分析实验结果见表2。
续表2
二、分析与讨论
(一)反射时的测定
反射时是指从刺激开始至反射出现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射通过反射弧的时间。而在一定范围内,刺激越强,反射时越短;刺激越弱,反射时越长。所以,实验中用
%H2SO4和1%H2SO4刺激时蟾蜍,前者的反射时较后者反射时多。
(二)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神经元特别是中间神经元联系方式的不同,使反射活动表现出种种特征。
①屈反射:后肢、足的皮肤受到刺激,同侧的肢会产生屈曲反射。
对应的反射弧:趾部皮肤(感受器)→坐骨神经(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坐骨神经(传出神经)→后肢肌肉(效应器)
②抓反射:背、腹部的皮肤受到刺激时,可引起后肢举起而对受刺激部位挠抓的动作。
对应的反射弧:背或腹部皮肤(感受器)→脊神经(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坐骨神经(传出神经)→后肢肌肉(效应器)
分析:
1、%硫酸分别刺激二后肢的中趾趾端,蟾蜍发生屈发射,说明反射弧是完整的。
2、%硫酸中,蟾蜍无屈反射现象,这是因为皮肤是该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剥离皮肤后反射弧中缺少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没有屈反射现象。
3、刺激右后肢其它无损伤的部位时,发生屈反射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感
受器是反射弧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射需要感受器。
4、用1%硫酸的滤纸片贴在右侧腹部,发生抓反射,说明反射弧是完整的,可以进行完整的反射活动。
5、分离出坐骨神经后,在细线上夹一颗浸有2%普鲁卡因溶液的棉球,%硫酸刺激有皮肤的最长趾,蟾蜍一开始是有反应的,这是因为普鲁卡因对神经有麻醉作用,而传入神经是由多根神经组成的,细的先被麻醉,粗的后麻醉,一段时间后,坐骨神经完全被麻醉,屈反射消失。由此推断,传入神经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6、屈反射消失后,一段时间后,抓反射也消失,说明传出神经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而屈反射现象比抓反射现象先消失,这是因为屈反射的传出神经为坐骨神经,而抓反射的传出神经为脊神经,此外,髓鞘在不同的神经中,厚度也不同。传入神经较薄,传出神经较厚,普鲁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