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花老师讲中药柴胡
今天学习柴胡。
这就是原生态柴胡。
这是柴胡饮片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柴胡的药性: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
柴胡的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柴胡的应用
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使用。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常与防风、生姜等药配伍,如正柴胡饮(《景岳全书》)。若外感风寒,寒邪入里化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柴胡多与葛根、羌活、黄芩、石膏等同用,以解表清里,如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菊花、薄荷、升麻等辛凉解表药同用。现代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表退热作用。若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本品用之最宜,为治少阳证之要药,常与黄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之功,如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常与香附、川芎、白芍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若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常配伍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如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可用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胀,食少倦怠,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等脏器脱垂,常与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以补气升阳,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常与黄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柴胡的用法及参考用量:煎服,3~9g。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柴胡的常见配伍
柴胡配伍白术: 柴胡疏肝解郁;白术益气健脾。二者伍用,疏肝补脾,可治疗肝郁脾虚之胸胁作痛、神疲食少者。
柴胡配伍葛根:柴胡轻清上升,和解表里,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葛根轻扬升散,走阳明之表,善解肌退热、透发斑疹。二者相须为用,其解肌退热、透邪外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逐渐入里化热之发热、头痛、身痛、咽喉疼痛、项背强等症以及风疹、麻疹等证见发热不退者。
柴胡配伍黄芩: 柴胡味苦辛而性微寒,轻清升散,入肝胆经,善于疏泄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热,有疏散退热之效;黄芩苦寒,功善清解少
阳之里热,亦可燥湿泄火解毒。二药合用,解表清里,共奏和解少阳、疏泄肝胆郁热之功效,用于治疗邪在少阳之口苦咽干、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诸症。
柴胡配伍人参、黄芪: 柴胡升阳举陷,人参大补元气而健脾;黄芪益气升阳而健脾。三药合用,则益气升提、标本兼治,可治疗气虚所引起之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内脏下垂等症。
柴胡配伍升麻: 二者均能升清阳而举陷。但柴胡主升少阳清气;升麻主升阳明清气。二药常相须为用,其升清举陷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因气虚下陷而致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清阳下陷之泄泻
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