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外科学基础(★上课重点▲05级期末考题◆考古题) By 阿光&Simian 口腔06级
【名词解释】
*无菌术(asepsis):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
规则及管理制度。~
★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抗菌法):指用化学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
有微生物(如芽胞) ~
◆功能性细胞外液:指绝大部份的组织间液,能迅速的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
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一小部份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但在维持体液
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故称~
★▲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混合性缺水):指水和钠成比例的丧失,故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可保持正常~
*低渗性缺水(慢性缺水/◆继发性缺水):指钠水同时丢失时,失钠>失水,血清钠低于正常
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高渗性缺水(原发性缺水):指钠水同时丢失时,失水>失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
外液渗透压升高~
◆水中毒(稀释性低血钠):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
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浓度失调:指细胞外液中的水有增加或减少,以致渗透压发生改变,常见低钠或高钠血症
~
*容量失调:指等渗性体液的减少或增加,只引起细胞外液量的变化,而细胞内液容量无明
显改变~
*成分失调:细胞外液中其它离子浓度改变,但因渗透微粒的数量小,不会造成对渗透压的
明显改变,仅造成成分失调~
*输血:是治疗外伤、失血、感染等疾病,而引起的血浆成分丢失或破坏和血容量降低的重
要手段,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
*自体输血(◆自身输血):指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后在需要时进行回输,既可节约库存血,又可
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且不需要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分
为回收式、预存式、稀释式~
*新鲜冰冻血浆:是全血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并立即置于-20~-30℃保存的血浆~ *冰冻血浆:是新鲜冰冻血浆4℃下融解时,除去冷沉淀成分冻存的上清血浆制品~ *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4℃下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因故得名,主要用于血友病甲、先
天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等~
*休克:指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
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休克指数:指脉率/收缩压的比值,可帮助判定休克的有无及轻重,; >~;>~
▲◆中心静脉压(CVP):指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与右心
功能之间的关系,~ ~
*心排出量(CO):指心率和每搏排出量的乘积,正常值为4~6 L/min~
*心脏指数(CI):指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 L/(min x m2) ~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
低引起。分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指急性严重感染引起的休克,以革兰阴性菌内毒素引起的较多见~
1
*暖休克(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CO正常或增高,有血流分
布异常和动静脉短路开放增加,细胞代谢障碍和能量
生成不足,病人皮肤温暖干燥~
*冷休克(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血容量和CO减少,病人
皮肤湿冷~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感染所致,表现(1)体温<36℃或>38℃(2)心率>90次/分
(3)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
(4)WBC记数>12x10^9/L或<4x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10%。~
表现为血压↑、体温↑or↓、白细胞溶解or↓、外周血管阻力↓、
心律失常、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麻醉:指用药
外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