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海人文历史.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海人文历史
(接第9期)
(5)“有些渔民专门住在岛上”
南海诸岛远离海南岛,海南渔民前往捕鱼,冬去夏返,在诸岛海域作业,时达数月,散布在海域上的南海诸岛就成了海南渔民从事渔业生产和生活的基地。他们辛勤开拓,建设家园。文昌县龙楼镇龙楼村老渔民符国和回忆说:“有些渔民专门住在岛上,住岛的人,搭草棚居住,每岛住一、二人。住岛的渔民在次年四月西南风来时不回海南,直到第三年四月西南风来时,才随船回来。粮食及生活用品由东家送去。住岛的人,除了下海作业外,还把海产品制成干制品,如晒海龟干、鸟干等。南沙的鸟很多……也很容易捉。一、二人一年可以晒鸟干三、四千斤。南沙的海龟很多,产卵季节时爬上岸来,只要把它翻过来就抓住了,住岛者一人一年可赚一千元光洋。”
南海诸岛除了个别岛屿外,都是珊瑚岛,地面是珊瑚沙和珊瑚、介壳等碎屑。符用杏回忆住在岛上时的情况说:“铁峙(中业岛)的珊瑚碎石很多,挑水走路好苦,当时也没有穿鞋,后来用树叶铺路才好走。”
蒙全洲回忆说:“在南沙群岛住岛的人,搭草木棚住。用草席、椰子树叶作棚。黄山马有草海棠树。牛棚树可作屋梁,亦可作船木。住岛的人在第一年冬季带足米、盐等生活必需品去,第二年不回。住在岛上,生活所需物资,开单托人带回海南岛,待来年来南沙捕鱼时带来。渔民在岛上捉海龟、海参,也捞公螺。还种地瓜、葫芦、花生、冬瓜、南瓜和蔬菜,常吃不完。南沙土地很肥,一个地瓜可长18斤重。椰子树种几年就可结果。我初到南沙时,种植的椰子树都已四、五十年,椰树都是文昌人所种植的。
“在南沙,有人住的地方就有庙。住岛的人随手盖起,并写上神名。祖辈相传遇难的‘一百零八个兄弟公’,我初去南沙时就有了。这些庙内,往往有一只木牌作神位,没有写上具体名字。传说,敬奉祭祀他们,你要到哪里捕鱼作业,神就会保佑你平安。”
琼海县潭门镇草塘村渔民柯家裕谈到住岛时的生活情况:“我们乘冬季十一、二月东北风南下,带足一年粮食,经西沙直到南沙,在小奈罗住下来后(小奈罗的水较好,大奈罗的水则较咸),除了捞海参、公螺、捉海龟外,还在岛上种蔬菜,南沙种的菜长得很好,葫芦长得很大。”又说:“我去南沙时,看到我们渔民先辈种的椰树已有五十多年。”
文昌县龙楼镇尤新村的老渔民梁安龙也谈到留住岛上的祖辈们的垦殖情况:“北海(南沙)的黄山马(太平岛)、南密(鸿庥岛)、第三(南钥岛)、铁峙(中业岛)等岛,都有我们渔民先辈种植的椰子树,这些椰子树都已有七、八十年,高过屋顶,比我家屋后七十多年的椰子树还高。黄山马的椰子树有的还超过一百年。罗孔(马欢岛)的椰子树有的种得迟些,也有四、五十年。”
“在黄山马,还看到我们渔民先辈所建的天妃庙,用珊瑚砌成低矮的小庙,我们到岛后都要去祈求保佑平安。天妃庙建成时至今天,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符用杏也谈到渔民祖辈开拓南海诸岛的事迹。他回忆说:“初到南密时,岛上已种有一百多棵椰子树,还种有香蕉和菠萝。”
文昌县东郊镇良田村渔民王安庆说:“在南沙各岛,有井就有人住过。罗孔(马欢岛)、红草(西月岛)、奈罗(双子礁)、铁峙、黄山马、鸟仔峙(南威岛)等岛,都有我们渔民挖的水井。……在黄山马东(敦谦沙洲)、第三、南密,也有我们挖的水井,但水味不好,不作食用。
“我们在南沙铁峙等岛,除了捉海参、海龟等海产品外,还在岛上种椰子、木瓜、西瓜和

南海人文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7-10-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