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心最近的地方
如果说,城市是由一些人、一些街道、一些标志性建筑物构成的。那么,南昌这座文化名城,便是由一些有骨气的人、几条乡贤路、一株古樟、一座名楼、一面军旗构成的。
A
南昌,一座江南的历史文化名城,2200年的城市年轮刻在古老的樟树上。
西汉初年,车骑大将军灌婴率领一支长途征战的骑兵,赤日炎炎中,突然发现远处一大片蓊郁的樟树林,眼睛为之一亮,绿荫如盖的大树,让征战劳顿的将士们找到了家园般的归宿感。公元前202年,灌婴受命在樟树林筑城。于是战功赫赫的将军的名字,就与一座城市永远连在了一起。由此这座城市便有了灌城、豫章郡抑或洪州的称谓。有意味的是,灌婴策马奔跃,当年他洗马的地方,至今仍叫“洗马池”。因此,又有人称“南昌”为“洗马之城”。
南昌,无论你叫“灌城”“豫章”“洪都”,还是叫“洗马之城”,都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都是离我心最近的一个地方。
推开2200年的古城门,走过一条条老街旧巷,走过从小就熟悉的
“渊明路”“永叔路”“象山路”“叠山路”,还有家门口的这条“子固路”……我猛然领悟到,这些不经意挂在嘴边的街名,其实大有深意。
由于热爱行走,我曾经探访过许多城市,深入过上海的里弄,北京的胡同,天津的道,银川的巷子。也曾注意过那些街道的命名,上海、天津多以城市命名,北京胡同则更具民俗文化的色彩。但像南昌这样集中地以本乡本土的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乡贤路,却不多见。
南昌的街名,宛如这个城市的名片,凸现了它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含量。渊明路、孺子路(徐稚字)、永叔路(欧阳修字)、子固路(曾巩字)、象山路(陆九渊)、叠山路(谢枋得号)、阳明路(王守仁)、船山路(王夫之)、榕门路(原黄黎州路)、安石路(易名八一大道),这十大乡贤的名字,如璀璨的星斗在中国文化史上熠熠闪光。王阳明、王船山、黄黎州虽属外省籍,由于他们在江西的政绩受后人景仰,亦被南昌人视为“老表”。
乡贤的名字,嵌在南昌一个个路口,每当我抬头看看这些街名,除了有一份内心的骄傲,也感觉到一份责任。乡贤的街名,让南昌人掂量出“薪火相传”这个词的分量。
B
在南昌,随便走进一条老街,都会牵扯出一串传奇故事。
就说中山路吧:1912年秋,孙中山受当时江西都督李烈钓的邀请,从沪上乘船来赣。孙先生一行在李烈钓的陪同下,骑着枣红马,检阅辛亥革命后江西新编第一师和第二师。阅兵式后,孙先生发表演讲,他说:
“江西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历代以来有文天祥、谢叠山的英雄气节,有欧阳修、黄山谷的道德文章,江西的庐山五老峰代表了江西人的骨气。江西人响应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他希望江西的军队要贯彻辛亥革命精神,爱护老百姓。“得民者昌,失民者亡,军队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就战无不胜。”中山先生鼓动人心的演讲,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血脉贲张。
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南昌人修建了中山路、中山堂。80多年过去了,处于黄金地段的中山路,尽管商铺林立,然而中山路依然叫“中山路”,不曾想过改换一个时尚的名字,增加它的商业附加值。
说到江西人的骨气,自然让人想起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这位庐陵的状元郎曾任江西安抚使,他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家传户诵,他的铮铮铁骨,为外表纤瘦的江西人挣足了面子。
还有方志敏,一位才华横溢的无
离我心最近的地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