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doc圆的认识
海口市琼山第五小学吴瑞颜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圆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图。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掌握圆的画法。
教具准备: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师出示纸片圆,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请同学们从桌上选出1张圆形纸片,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摸一摸,你觉得圆形是什么样子的呢?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等的边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吗?
讨论:球是不是圆形。屏幕显示球被破开,旋转球体,出现并闪烁横截面的过程。
师:球是圆球体,不是圆形,要是把球破开,它的横截面就是圆形。
欣赏生活中的圆。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圆形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一展现各种优美图片)
揭题
圆真是太美了,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那么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题)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㈠引导探究圆各部分名称特征。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多折几次,然后用
尺子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⑴动手操作。
⑵交流汇板。
⑶师指出: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这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
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屏幕显示并闪烁“圆上任意一点”)
⑴讨论理解“圆上任意一点”的含义。
量前,我们先看看“圆上任意一点”是什么意思?谁能来指一指呢?(指名学生指)比一比(比圆上一点,圆内一点和圆外一点)
⑵量一量、看一看,汇报结果。
⑶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谁能说说什么是圆的半径?
⑷师说明: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字母表示。(师在圆内画一条半径,板书:半径)
(显示半径概念,让学生读一读)
⑸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⑹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屏幕逐渐显示在圆中由少到多画无数条半径)板书:无数条
同学们刚才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说明谁的长度都相等?(板书:长度都相等)
认识直径。
⑴同学们再看一看,刚才大家所画的折痕都经过哪一点?它的两端都在哪里?
我们就把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这些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师画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⑵想一想,直径又应具备哪些条件?
⑶在同一个圆里,这样直径可以画多少条?(逐渐显示在圆中画多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长度都怎样?
找一找。(显示题目)
探究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⑴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呢?
大家量一量,比一比,同桌讨论交流。(显示)
⑵汇报
⑶师板书:d=2r r=d/2=d÷2。
⑴小结,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⑵练一练:①r=2厘米,d=? ②d=10厘米 r=?
学习画图。
⑴同学们认识了圆,那么圆是怎样画的呢?请大家自己用桌子上的工具快速画一个院。(你能想办
圆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