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巴彬斯基反射的体征.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巴彬斯基反射的体征
关于巴彬斯基反射的论述:
巴彬斯基征是人类下肢屈曲反射的一种性质上的畸变,它的发生与上运动神经元(皮层脊髓)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障碍密切有关。
屈曲反射显然是目的论的一种固定反应。当人踏上尖钉或蛙趾浸入酸中或龙虾脚被礁石压住时,肢体将协调地从伤害性刺激处缩回。谢灵顿学派的主要成就是分析了哺乳类动物的屈曲反射。后肢屈曲包括足、踝、膝和髋关节的协调运动,使脚离开刺激而屈向躯干。必须注意,此反应中使踝和足趾背屈的肌肉,在解剖学上称为伸肌,如伸趾长肌。相反,由屈趾长肌引起的足趾向蹠面屈曲则是伸直支持反射的一部分,以维持直立姿势。
在正常的神智清醒、肌肉松弛的受试者,用一适度的伤害性刺激极易引起屈曲反射,常用一头部较尖的物体沿足的外侧蹠面(经典的巴彬斯基部位)划向远端,或沿足的外侧划向第五足趾(chaddock部位)。此反射是通过无髓鞘和细而有髓鞘的两种痛觉纤维引起的多突触反射。正常的阈值反应是短趾屈肌收缩,或许其目的是有利于脚避开伤害性刺激。最初,尤其是胫前肌和伸踇长肌联合收缩使足在踝部背屈;在强烈反应时,则出现膝和髋部的屈肌收缩。
正常的协同作用包括所有的足趾向蹠面屈曲,主要是由于屈趾短肌的活动;尽管此时伸趾长肌也收缩,其主要作用是使足在踝关节处背屈。在正常受试者,伸踇长肌即大踇趾的背曲肌不参与反应。由于主要的活动肌肉皆为解剖学上的屈肌,故这种全部足趾向下的正常反应型式,在临床术
语中被称为屈肌反应。
当S-1节段以上的上运动神经元通路在功能或结构上受损时,反射亢进。这由下列现象可资证明:(1)刺激阈值减小;(2)兴奋的解剖灶可扩布到 S-1节段以外的范围;(3)任何刺激强度均可引起较强的、范围较广泛的运动反应。这种有实用意义的独特的病理反应特征是传出信号过度兴奋的结果;伸踇长肌和在解剖学上与其相邻的肌肉以及在功能上与其同类的踝部背屈肌、胫前肌和伸趾长肌均被募集到收缩之中。结果在蹠关节处踇趾背屈(伸直)。肌电
图和阻断神经的研究证明,这是一种机械竞争:踇趾屈蹠短肌的向下力量被伸踇长肌的反向力所克服。就蹠反射而言,这种大踇趾背屈是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唯一佐证。
Kugelberg等根据电刺激传到整个臀部和下肢许多区域的实验,提出了一个概念,认为正常人屈曲和伸直的两种反应型式是完全独立的。不过他们认为“病理反射??并非新反射??它们是由于正常反射机制中的伸屈成分的协调整合遭到破坏所致。节段上调节的紊乱损害了反射机制对感觉刺激的强度,模式和部

巴彬斯基反射的体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