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2011, Vol. 26,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综述·
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唐茜茜 1 崔元孝 1,2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神经细胞属于一种永久细报道间质干细胞还可以来源于胎盘。外周血及脂肪组织也
胞,缺乏再生能力。因此,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分离和培养出间质干细胞,最近有报道称胎儿肺脏、胰腺、
后造成大量神经元缺失时,因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建立新肝脏、肾脏来源的贴壁细胞和胎儿、新生大鼠的真皮中也成
的突触联系,而致损伤后的功能难于恢复。因此,中枢神经功分离出了间质干细胞。一些实验表明 MSCs 可以分化为神
系统疾病历来是临床治疗面临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经元样细胞。但是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的神经元样细胞
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干细胞在治疗中大多在 24h 内死亡。高亮等[4]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培养和
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巨大潜能,干细胞的发现改变了以往认纯化大鼠 MSCs,以褪黑素(melatonin, MT)、碱性成纤维细胞
为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神经元不能再生的认识,因此干细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为诱导剂定
胞移植成为了当前国际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为人类神经疾病向诱导大鼠 MSCs 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结果表明 MT 和 bFGF
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可以诱导大鼠 MSCs 向神经元细胞分化,并存活 14d 以上,稳
定表达神经元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这
1 干细胞的来源和分类就为 MSCs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想供体提供了可
胚胎干细胞能。
20 世纪 50 年代,畸胎瘤干细胞的发现开启了胚胎干细 神经干细胞:Mckay 于 1997 年正式提出了神经干细胞
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C)生物学研究历程。随着 ESC 的概念: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NSCs)是具有分化为
的研究日益深入,生命科学家对人类 ESC 的了解迈入了一个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
新的阶段。在 1998 年末,两个研究小组成功培养出人类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细胞。1992 年首次从成年小
ESC,保持了 ESC 分化为各种体细胞的全能性。近年来,研鼠脑纹状体中分离出能在体外不断分裂增殖,且具有多种分
究者在研究 ESC 自我更新和分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他化潜能的细胞群[5]。随后的很多实验发现海马、室管膜区、脑
们发现miRNAs基因可以调控ESC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他们室下区、大脑皮质、嗅球、间脑、小脑、脊髓和视网膜均分离到
认为 miRNAs 可以通过特异性抑制靶基因 mRNAs 翻译或切神经干细胞。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因素有很多,不同
割靶基因 mRNA 发挥负调控基因表达作用,miRNAs 与 ESC 的环境下干细胞分化的方向也不同。在多细胞有机体内,每
自我更新转录因子相互调控,而且 miRNAs 可下调细胞内一个细胞的活动均
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