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心理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心理学论文
论述体制化的“外”与“内”
摘要:随着中国制度的逐渐完善,乃至教育领域、企业公司等等的制度都在更进,人们也都
越来越认可这些制度,就在这些制度下,人们都在无形中被制度所体制化。社会的血脉是制度,政策,道德,习惯,规范等等。这些纵横交错成一张大网,在这个网上生生不息的人们,有谁没被体制化呢?
关键词:体制化;制度
在这里我要对上课时连清平老师所说的“体制化”结合我自身的经历将对此进行深入阐
述。
一:何谓“体制化”
“体制”可理解为包括某种规则、习惯、意识和氛围的环境。因为人对一种事物的依赖是出自自己的精神思维以及习惯,而在跳出原有的限制之外后,人们本能的反映是想在新的体制内寻找旧的体制拘束。不能适应体制外的环境以及生活,这就是所谓的人被“体制化”了。
二:体制化的详细阐述
还记得老师上课时推荐的一部叫做《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说是可以加强我们对体制化的理解。回来之后我便看了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确实有了很大的触动,《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以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监狱生活为背景的故事片,它对“体制化“有着精辟的阐述。
“老布”,在监狱的高墙里生活了50年。当刑满获释时,“老布”企图伤害狱警,目地只是为了继续留在监狱。获得自由的“老布”面对高强外的世界无所适从,最终上吊自杀。在谈到“老布”的自杀和狱中生活时,电影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对白-----------“我们都被体制化了“。
,是泯灭个性制造愚民的代称。当他们与肖申克融合交汇,水乳难分时,也在驯顺和服从当中成为了肖申克的一部分,成为了没有主见、不会思想、任人宰割、全无生气的精神奴隶。也正因为麻木了自己的神经、丢弃了明天的希望,他们竟然从那虚幻的安定之中品尝到了一点满足与自得,找到了心灵的依靠,以致一旦离开这里回归社会,他们就不会生活,无法生活了。当入狱50年的老布获得假释走出监狱却选择了自杀时,入狱40年的瑞德曾说:老布之死的原因就在于他被肖申克“体制化”了。“起初你讨厌它,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而如此透彻的瑞德在走出监狱之后却悲哀地发现自己也未能逃出“体制化”的阴影:竟然连撒尿都要向经理报告,“我报告了40年,不报告一滴也挤不出来。”影片在这里让观众看到,犯人们因为恐惧眼前的苦难而不敢直面自己的悲剧命运,为逃避暂时的肉体痛楚而有意湮灭抗争的思想萌芽,于是在失去人身自由之后又把灵魂关进了自己修造的精神牢狱,彻底陷入了肖申克“体制化”的泥淖。作为精神奴隶的他们被肖申克同化了,而作为一个“人”他们把自己异化了,他们惧怕自由了。
。刚来的时候,你特别不习惯,觉得四处都不舒服,到处都在压印你。可是,时间长了以后,你已经习惯这里的一切了。反倒是离开了它,你到活的非常别扭了,所以对于“老布“的自杀是因为他根本无生活在体制化之外,再也找不到在体制之内生活的感觉了。
,布鲁克斯是图书管理员,他每天推着装着脏兮兮的图书的小推车,从监狱遥远幽森的回廊走来,把圣经和别的什么书从铁门的长着狱友们双手和体温的栏杆递进去。在这里,他得到了相对的自由。出狱后,他被“禁锢”得喘不过气来,到处是汽车,到处是规则。他唯一

教育心理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