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244班班级简报第9期
主编李会梅
卷首语
感恩教育部领导为全台,今后的教师是“在工作的状态下学习,在学习的状态下工作”,学习是幸福的。感谢远程培训,感恩远程培训,培训给我们插上了隐形的翅膀,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远程培训,点燃了我们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们前行,激励我们在教育这片沃土生根发芽。
让我们学会感恩,学着去感恩,将冰冷的世界变得温暖,变得丰富。让我们的世界连起来,用爱心窜连起每一个角落,将爱抛向最需要关怀的地方。把爱传承下去,让每一个苦难的心灵接受爱心的呼唤,回应无穷的力量。学会感恩,用爱心回报我们的恩人。 学会感恩,让感恩的心飞出万里,用感恩的心温暖整个世界。
温馨提示
1、学员请注意所有作业和实践成果展示的截止提交时间是11月1日,未完成作业和实践成果展示以及新注册的学员要抓紧利用剩余不到20天的时间赶上学习进度,以免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2、阶段考核成绩(截止10月13日)也已公布,请大家及时查阅学情。
提交者: 李仁库
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一种常见的解决应用问题的思考方法,其实质是打开语言的外壳,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性的基本量,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表达,并进行推理,计算,论证等,最后得出结论。利用建模方法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创新精神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体现和落实,进一步减少学生在解应用问题的思维障碍。如何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呢?一、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许多学生一看到实际应用问题就害怕,解不出来,看到这么多的文字叙述,不知道如何从中提取数学信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就极力回避,甚至不愿意思考。消除学生心理恐惧,可以以简单问题为例,以师生共同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重新树立信心。比如,有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不愿意做应用题,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于是,我课堂上先讲一道简单的数学应用题,再出一个相同的问题,给他板演的机会,他做出后显得很高兴,以后他对于应用题的学习也变的积极,主动起来。
二、 小学低段几种常见的数学模型1、已知两个数,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用减法。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
4、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
5、原来有a卖出b又运来c求现在有多少?用a-b+c来算。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几个某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更简便。
7、有一堆货物,用某种车一次能不能运走?(买一种商品,带的钱够不够?)等问题,都要先计算后比较。8、分类组合写数搭配衣物。
9、统计画图分析数据解释生活现象。等等
三、 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在问题解答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解决建模问题要把握好三个关:
1、 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抓关键,即事理关;
2、 需要把实际问题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用数学方式表达其中的数量关系,即文理关;
3、 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具备对数学知识的检查、认定能力,即数理关。学生经过多次的反思与总结,思维进入理性的认知阶段,逐渐掌握建模的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解决的基本问题
主编 李会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