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4日在德州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德州市代市长陈先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们应对各种挑战、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中共德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圆满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0亿元,增长13%左右,人均有望突破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局面。
——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综合配套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顺利实施。
南融北接、区域合作纵深推进。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嘉宾参加会议,签约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856亿元,创历届之最,极大提升了德州形象,“中国太阳城”品牌更加响亮。
——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全市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创历史新高。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明显改观。
——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410元和7028元,增长11%%。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好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坚持抓项目、扩投入、增后劲,全年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68个,。集中推进总投资1220亿元的135个市级重大项目,,恒源石化100万吨重油轻质化、景津大型洗选设备等68个项目建成投产,皇明热利用技术装备、金能煤气化三期等63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抓好中央、省投资项目建设,459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竣工294个,;152个省调控资金项目竣工113个,。积极做好项目和资金争取工作,共争取上级扶持项目273个、。有效落实金融政策,积极扩大信贷投放,新增各类贷款201亿元。
(二)加快产业调整,提升发展水平。::,。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高端化工程,五大新兴产业、四大传统产业各展所长、加快发展。新上新能源项目22个,总投资220亿元的汉能光伏研发制造和发电基地落户我市,总投资25亿元的中节能20兆瓦光伏电站一期工程并网发电。培植壮大15家大企业、30家强企业和60家新特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45家,其中过50亿元的5家,永锋集团达到140亿元。以“十千万”工程为抓手,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县域产业特色日趋鲜明,新增3个省级特色产业镇。落实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粮食总产达到150亿斤,连续6年全省第一,巩固了“亩产吨粮、总产过百亿斤”成果;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林5万亩,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服务业突破发展,德州东北城、东盟现代生态旅游城等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落户我市,义乌国际商贸城、银座商城、国际商贸港、盖世物流园等大项目投入运营;减河湿地公园、九龙湾景区、海岛金山寺等旅游项目顺利实施,董子园景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成为国家AAAA景区,黄河国际生态城被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董子文化街入选齐鲁文化特色新地标。积极落实促消费政策,(件),,。
(三)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城乡互动。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构筑主城带动、组团发展、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中心城区实施城建项目103
项,,“两个新区”和“五大片区”规划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改造主干道路18条;改造城中村、旧住宅区和棚户区88个;完成了集中供热管网三期工程,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380万平方米,供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创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环境大为改观,顺利通过国家暗访,荣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交通秩序整治成效明显,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品位全面提升,小城镇综合
政府工作报告(定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