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是由【江湖故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3室内空气设计参数3o0・6设计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公共
—1规定。
表3。0.—1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ni/(h-人)]
建筑房间类型新风量
办公室30
客房30
大堂、四季厅10
5o2・1集中供暖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个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
5。3散热器供暖5o3o5管道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的供暖立管或支
管应单独设
5o3・W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
置。防护罩。
5。4热水辐射供暖
5・4。3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地面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
1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供暖地面为时,
必须设置绝热层;
5。4・6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塑料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
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

,不得采用电加热供暖:
1供电政策支持;
2无集中供暖和燃气源,且煤或油等燃料的使用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
制的建筑;
3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

5・7・3户式燃气炉应采用全封闭式燃烧、平衡式强制排烟型。
5。9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设置补偿器.
5-10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5o10o1集中供暖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必须设置热量计量装
置,并具备室温调控功能。用于热量结算的热量计量装置必须采用热量表。
6通风
6o1o6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
2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
3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
4毒物质的剧房间和设备;
5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或
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6有防疫的卫生要求时.
6。3机械通风
6,,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于房间上部区域的吸风口,除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吸风
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0・4m;
2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
;
3用于排岀密度大于空气的有害气体时,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排风口•其
下缘至地板间距不大于0・3m;
4因建筑结构造成有爆炸危险气体排出的死角处•应设置导流设施。
:
2事故通风应根据放散物的种类,设置相应的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事故
通风的手动控制装置应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分别设置。

6・6・13高温烟气管道应采取热补偿措施。
6,6,16可燃气体管道、可燃液体管道和电线等,不得穿过风管的内
腔,也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通
风、空调机房.

、冷负荷指标进行必
要的估算外,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空调区的冬季热负荷和夏季逐时冷负荷进
行计算。
,应按空调区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
值确定。
7o2・门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末端设备设有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时,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按所服务
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3应计入新风冷负荷、再热负荷以及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
7o5空气处理
7o5o2凡与被冷却空气直接接触的水质均应符合卫生要求。空气冷却
采用天然冷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地下水使用过后的回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并不得造成污染。
7・。
8冷源与热源
,不得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空调系
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1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非常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
热源的建筑,当冬季电力供应充足、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电锅炉
不在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时;
2无城市或区域集中供热,且采用燃气、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
严格限制的建筑;
3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且其发电量能够满足直接电热用量需求的建筑;
4冬季无加湿用蒸汽源,且冬季室内相对湿度要求较高的建筑。
8。1・6选择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时,其制冷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环保的规定。
8•仁8空调冷(热)水和冷却水系统中的冷水机组、水泵、末端装置等
设备和管路及部件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
8。2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
8。,应根据计算的空调系统冷
直接选定值'不另作附加;在设计条件下,当机组的规格不能符合计算
冷负荷的要求时,所选择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值不得超过
lo
,应采用安全性、密封性能良好的整体式氨
冷水机组。

■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通过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和对浅层地能资源的勘察•确定地埋管换热系
统实施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应符合以下要求:
4应对地下水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确保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且不
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20空调热水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补偿器设置应符合本
规范第5°;
・7・7水蓄冷(热)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4
蓄热水池不应与消防水池合用.

:1氨制冷机房单独设置且
远离建筑群。
2机房内严禁采用明火供暖.
3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换气次数每
小时不
少于12次,排风机应选用防爆型。

,应设置供热量控制装置。
、换热机房和制冷机房的能量计量应符合
以下规定:
1应计量燃料的消耗量;
2应计量耗电量;
3应计量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量;
4应计量补水量;
・4・9空调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
联锁,并应设无风断电、超温断电保
护装置;电加热器必须采取接地及剩余电流保护措施。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江湖故人
  • 文件大小214 KB
  • 时间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