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满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满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doc满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汉学研究中之三大分支蒙古学、藏学与满学,在现代中国以满学起步晚于蒙古学而早于藏学,而其研究成果远不及前二者之博大精深也。满学研究领域从30年代开始,学者们提出的疑难问题经过长期反复讨论辩驳,不厌其详地争论不已,半个多世纪以来迄未取得学术界都满意的共认。需要指出的是,近20年来,满学家们急起直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果喜人。然其中仍有不少老大难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取得大家共识,似犹有待。兹不揣冒昧,举出其中之荦荦大者数端,分别对其问题的症结所在,稍加绍介,俾有志于此者之专家学者,能继续探讨,努力着鞭,俾尽早逐个一一加以解决,以惬方家之意,是固不独笔者一人所拭目以待者也。
满洲名称问题
30年代初,我国东北史地学者冯升先生撰有《满洲名称之种种推测》1一文,对此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满洲(满文作Man—
ju)名称的各种诠释作了一次总结性的概括,不轻下断语,仍提除了合理性的己见。大体而言,冯文罗列了11种不同说法:一为清亮说,乃罗斯()《满洲人》中语,以满、清二字通
用为依据,说“满”即“清”,实为大谬;二为勇猛之义,为市村瓒次郎《清朝国号考》中所提出,认为蒙(mong)与满(man)同源,故说满洲与蒙古同名,不免为妄说;三为因地产名珠而名满珠,乃史禄国()《满洲人之社会组
织》之说,显系误会;四为因夷酋得救于猪而得名(同上),实属臆断;五为满仲之重出,亦市村氏之说,直是捏造;六为由肃慎音转,乃乾隆《满洲源流考》中语,实则女真与肃慎二字不可音转;七为由勿吉靺鞨音转,亦市村氏说,略嫌牵强;八为由满节音转,市村氏尤重之,亦近附会;九为由咄(头目)而名,见
哥尔斯基(,O Proihozdbnie etc.),本于《隋书·室韦传》与《金史国语解》,或与乌珠(满语uju,汉译为头)为不无可能;十为出自梵文“文殊师利”,本《满洲源流考》之说。章
太炎(《与弟子吴承仕论满洲旧事书》与《清建》)、汪荣宝(见萧一山《清代通史》上编引),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与《满洲发达史》及《满洲国号之由来》见《朝鲜》四号,昭和九年1934,4)等人多宗之;十一为出自建州女真尊号“满住”,唐邦治首创其说,孟森继之,并详加考证,是满洲之有满住尊号,犹汉人之有帝王、公侯爵秩也。冯先生的结论,认为满洲一词载于《满文老档》,绝非臆造。汉字之满洲一词或起于努尔哈齐、皇太极期间,而满语之满洲一词必早见于前。总之,满洲为民族名而非地名,殆无疑义。
60年代中,三田村泰助驳市村瓒次郎否定满珠为满洲之说,认为满洲Manju一词乃是统一建州女真后努尔哈齐所建立的国名2。此后鸳渊一、小川裕人等均从之,似成定论。70年代初,神田信夫撰有《满洲Manju国号考》3一文,以《满文老档》与《旧满洲档》对勘,认为在对内、对外关系上,因时间不同而
用满洲、诸申、爱新、金各名称亦各有差异,至《天聪九年(1635年)档》中的“诸申”原本写作“满洲”,以之作为民族名称,沿用至今,可补前人之所不及。同时台湾黄彰建着《满洲国号考》4一文,对前人研究成果多有评介;李树桐亦着有《清代国号考》5一文,又举市村、稻叶、乾隆与无名氏四说,以“清”之国名与朝代名称代替族名,无多新意。
80年代末,我国薛虹(已故)、刘厚生合撰《

满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