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基础
讲授教师:丁文明
Email: ******@buct.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ENV2010T
课程中文名称:
环境工程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课
适用专业:
环境类
开课学期:
春
总学时:
24学时
总学分:
预修课程:
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基础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涉及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及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工程方法,包括对基本原理与工程技术的讲解。
建议教材:
自编讲义
参考书:
[1]朱蓓丽.《环境工程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李国鼎主编. 《环境工程》.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环境工程基础》教学大纲(限选课)
二、课程教育目标
《环境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1、基于化学工程专业的技术背景,认识化学化工技术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应专业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2、掌握对于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及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相关技术知识。
3、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并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1学时)
讲解环境工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发展现状。
第二章水污染控制工程基础(约9学时)
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及工程实现,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第三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基础(约8学时)
气体除尘、SO2污染治理、NXO污染治理技术。
第四章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约6学时)
垃圾填埋技术,垃圾焚烧技术。
《环境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章概论(1学时)
环境问题
环境与生态、能源及关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的内容、任务与方法
第二章水污染与治理(9学时)
水污染治理的一般概念
废水物理处理方法与过程
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与过程
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与过程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环境工程基础》教学目录
第三章大气污染与控制(8学时)
大气污染治理的一般概念
自然与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形成过程的影响
固体颗粒物去除方法与过程
SO2与NOX去除方法与过程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与大气污染控制对策实例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5学时)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一般概念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预处理
固体废物的卫生填埋
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回收
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
《环境工程基础》教学目录
四、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
作业:
共留作业8次,作业指定半数同学课上提交,不收延期作业。作业讲解会在下一次课上有针对性进行。
期末考试:
第24学时作为课程复习,同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形式为开卷,时间90分钟。
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以最终试卷分、课后作业与课堂表现等综合给分。其中试卷分占80%,作业与课堂表现占20%。
《环境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章概论
环境问题
环境与生态、能源及关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的内容、任务与方法
环境问题
环境
自然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由空气、水、土壤、阳光和各种物质资源等因素组成,是一切生物生存所依赖的物质世界。
环境的法律定义:
影响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及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环境问题
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所研究的问题主要不是自然灾害问题,而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环境出了哪些问题?
环境工程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