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胃肠炎防控
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诺如病毒(Norovirus)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肠道,引起肠胃炎及“胃肠流感”。
1972年美国科学家对1968年诺瓦克地区一所学校胃肠炎爆发疫情中病人的粪便检测而发现。
该组病毒极易变异,此后在其他地区又相继发现并命名了多种类似病毒,统称为诺如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
诺如病毒
分为5个基因组,除GⅢ及GV外,其余几组病毒均可感染人类,且传染性较强,不能被酒精和季胺盐之类的常见消毒剂灭活。
它通常易存于牡蛎等贝类中,草莓等水果中,主要在春冬季流行。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多发的原因
1 感染所需病毒量低(最少18个病毒可致感染)。
2 通过吸入造成人际传播(呕吐物的气溶胶传播)。
3 在无症状者病毒排出时间长(长达56天)。
4 病毒不易被彻底消毒。
5 感染后不获终身免疫。
诺如病毒是非细菌性腹泻的主因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养老院、游轮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流行病学-传染源
人类是人诺如病毒的唯一宿主。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的粪便排出,呕吐物中也可检出。粪便排毒高峰为感染后2-5天(1000亿拷贝/克粪便),排毒期可长达4周。
5-30%的感染者为隐性感染,其排毒量比病人低。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18个病毒即可致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人人传播,食物传播和经水传播。人人间的传播包括粪口传播,摄入呕吐物的气溶胶,或者暴露于污染物;食物传播包括在食品在生长、生产、处理、运输和准备过程中受污染,引起暴发的常见食物为草莓和牡蛎。娱乐设施用水如游泳池池水和饮用水也能传播并且常引起社区大暴发,主要原因为水被污水污染或水中余氯浓度下降。
诺如病毒的传染途径
诺如是一种高致病,传染性极强的肠胃病毒,能导致急性肠胃炎,一旦有人感染,通常发展为群体性的大规模传染。
它主要经呕吐物,粪-口途径传播,媒介为污染的水,手和食物(特别是贝类)等。
传播途径多样化,诺如病毒可在多种环境下暴发,点源传播后人人传播是常见的传播形式。
病毒可从手碰到的门把,楼梯扶手等处传染开来。
诺如病毒胃肠炎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