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技巧 】是由【350678539】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技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诗可数年不写,不可一字不真。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古人非常看重炼字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初定为“又到江南岸”,后改为“入”字,再改为“满”字,最后用“绿”字。
第一页,共12页。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独暖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色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为什么?
第二页,共12页。
语言的锤炼
诗歌鉴赏
1、了解锤炼语言的一般考查方式
2、剖析诗歌语言锤炼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第三页,共12页。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谴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第四页,共12页。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词)?为什么?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诗中某个字(某句诗)的作用是什么?诗中为什么要用某个字(某句诗)?说说(简析)某个字(某句诗)在诗中的作用。
(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个字(某句)好不好?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
“炼字”这类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
第五页,共12页。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说明该字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1)点出其运用的艺术手法:修辞、是否构成语法现象等。
第三步:点出该字用得怎样: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或者
(2)把该字放回原诗句,在解释含义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描述景象。
答题步骤:
第六页,共12页。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喻、夸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象征(用象征化抽象为具体)、用映衬对比突出形象特征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映衬(正衬、反衬),联想、想象、用典、比拟、借代、互文、通感、双关、反语、反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铺垫、通感、以小见大、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白描等表现技巧。
第七页,共12页。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第八页,共12页。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参考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着力描绘了红杏枝头,花开烂漫的景象。
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步骤三)
(步骤二)
(步骤一)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第九页,共12页。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看,在诗中指回望。
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释词
描述
意境或情感
迁移训练
第十页,共12页。
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