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法典宣传资料-民法典宣传标语.pdf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民法典宣传资料-民法典宣传标语 】是由【秋江孤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民法典宣传资料-民法典宣传标语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民法典宣传资料:民法典宣传标语
学习民法典心得《民法典》学习感悟民法典宣传资料
民法典宣传资料:民法典宣传标语
1、见义勇为免责
规定: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
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
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
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解读:
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
众。民法典草案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
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2、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
规定: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
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解读:
小区电梯广告、外墙广告收入归谁物权法的规定并不明确,引发了一些矛
盾纠纷。民法典草案明确,利用小区业主共有场所产生的收入属于业主共有。
这将发挥定分止争的作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3、禁止高利放贷
规定: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
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
的,视为没有利息。
解读: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民法
典草案禁止高利放贷,表明了国家鼓励人们投资实体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
展,解决因高利放贷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4、保护个人信息
规定:
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
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
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解读:
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如何保护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
战,民法典草案确认和保障与个人信息有关的人格权益,并规定个人信息利用
的基本规则,让个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将有效遏制过度搜集个人信息的乱
象。
5、界定夫妻共同债务
规定: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
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
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解读:
离婚时,夫妻双方的债务该怎么认定是共债共签还是单方举债共同偿还民
法典草案吸收了现行司法解释的有效做法,规定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夫妻双方共
同签字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或者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所负的债务,否则不予认定。
6、增加遗嘱形式
规定: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
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解读:
打印遗嘱有法律效力吗现实中,打印遗嘱十分常见,但却常常引发纠纷。
对此,民法典草案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回应,对打印遗嘱的效力作出界定,明确
了打印遗嘱必须具备的形式,填补了立法空白,应了时适代发展的需要。
7、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规定: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
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
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解读:
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让不少人心惊胆战,如何守护“头
顶上的安全”民法典草案作出这一规定,意味着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他人损害
的,如果不能明确责任人,那该楼业主都有可能要被追偿责任。这为受害人提
供了“兜底”保障,同时为补偿人进一步追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民法典宣传资料:民法典宣传标语
一、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
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954年到2022年民法典的编纂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根据党中央
的工作部署,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接续努力推进编纂民法典工作,
先后十次审议民法典相关草案,组织全国人大代表两次研读讨论民法典草案,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经过反复修改的草
案,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
整并协调一致。该法典在本次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是水到渠成、瓜
熟蒂落,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和愿望。
二、民法典将为我国特色社会主建义设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正义环境。民法
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
以来,中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造,在
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就像一个无形的天网,全方位保护人民
民事权利,每一条法律规定都凝聚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通过法制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成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法义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民法典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三、民法典颁布与实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从某种意上义讲,《民法
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胎儿到身故
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
相关。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
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
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
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
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民法典让社会更加
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建设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
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
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
四、作为法律工作者的律师要把学习和掌握民法典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学
好、用好民法典。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
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共七编,依次为总
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
则,共计1260条。这1260个条文涵盖了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其巨大影响还体现在对其他民事单行法的吸收合并上。《民法典》正式
颁布实施后,我们耳熟能详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
《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将废止,退出现行有效的法
律体系。
民法典宣传资料:民法典宣传标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2年5月28
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
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着14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梦想。民法典是一
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
是一部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
发展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
法。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
民法典是一部树立法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法治话语权的大法。
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可以称之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有7编加附则共
84章、1260个条文构成。第一编为总则,之后依次为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
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这里面其实把一个人在社会上,从出
生到死亡所拥有的权利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全部讲到了。
总则讲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的行
为能力和权利能力,讲的是人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资格。
第二编物权则是讲人在社会上实际拥有哪些权利,你已经占有什么、你该
占有什么、不该占有什么,讲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能力。人在社
会中,有了物权,有了物品要进行交易,接着进入下一编合同。
有了交易,人吃饱喝足了,就开始考虑自己能活多久、活着要不要讲仁义
礼智信等方面,那就进入了第四编人格权,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个人的知识
产权,个人信息保护。有人说推销电话是盗窃,因为他未经同意打电话占用了
你可能1秒时间,相当于偷走了你的1秒时间,毕竟人的生命是由时间组成,
偷窃时间可能比偷窃物品还严重。人格权入编曾有争议,但人格权只有入编,
民法典才具有“人格”。
第五编是婚姻家庭,人在世上,每个人的身份特征最主要的就是家庭。歌
手费玉清在退隐时曾说过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
剩归途”。他说父母去世后,感觉人生失去了归属,舞台和掌声弥补不了他的
失落,因而决定退隐,不再唱歌,讲的就是家庭的重要。
有学者说应该叫家庭婚姻,先家庭后婚姻,但是普遍认为是先婚姻,后家
庭。人在社会上通过一种自愿的行为,归属到不同家庭中,再组成这个社会。
婚姻和家庭当中有很多权利义务的分配,比如说婚姻怎么去缔结,怎么去维
持,怎么去解除等等。婚姻家庭编涵盖了婚姻法,我国除了宪法之外,最早的
便是婚姻法,于1954年出台。
有了家庭婚姻之后,会产生一个后续分配的问题,这就产生了第六编继
承。这一编解决新生代和老生代代际之间的关系,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死亡
之后,人的财产等等怎么处置,就要通过有序继承来解决。
第七编讲的是侵权责任。侵权是现代社会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
侵权不一定要故意,比如阳台放了什么东西,不小心掉到楼下砸到人,房主不
是故意的,但依然有责任,是过错。现代社会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
种类繁多,有些甚至不易察觉,不用面对面。比如网络辱骂,黑客窃取账号等
等。
民法典1260条,基本把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囊括进去了。民法典把看似有
关没关的一串法律,串到了一起,实际有着深刻的哲学思维和逻辑体系。宪法
重在限制公权力,民法典重在保护私权利,实际上,民法典就是民事权利的宣
言书和保障书,事关每一个公民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中所有的法律,与每个
人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民法典,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
活。

民法典宣传资料-民法典宣传标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秋江孤影
  • 文件大小355 KB
  • 时间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