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菊与刀》看中国人与日本人在民族性格上的差异.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菊与刀》看中国人与日本人在民族性格上的差异
公共事业管理1401
20141102633林听听
从社会学的角度,日本人的行为到底受怎样的思想体系驱动?这是《菊与刀》试图找出答案。
距离作者写作这本书已经过去70年了。70年之久,对于日本这个能够轻易在行为上“从一个极端转为另一个极端”的民族来说,许多表面上的东西足以变得面目全非,但是此书中提到的日本的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一些特质,似乎依旧有效。
中日文化有相似之处,在作者这个美国人看来惊世骇俗的一些日本人行事准则,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看来确是非常普通。然而,书中精确地指出中日道德伦理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仁”。中日都重视“忠”、“孝”,但区别是:“忠”、“孝”在日本人看来是无条件的,而对中国人来说“忠”、“孝”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对中国人来说,统治者不“仁”,百姓可以揭竿而起;父母不“仁”,孩子可以大义灭亲。而这些反抗的行为在日本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
由于信奉无条件的“忠”、“孝”,所以日本从未改朝换代过。日本不像中国,中国人喜欢革命,喜欢弃旧。当中国百姓对掌权者有所不满时,他们会聚集各方的力量发起革命,封建时期多次的农民革命和改朝换代正好体现了这一事实。而日本不一样,日本人喜欢在一个既定的等级模式下生存,他们习惯于寻求束缚中的相对自由和得体,拒绝跨越等级的变革。他们无条件忠于他们的天皇。无论天皇的决定是对是错,他们都会认为是真理,他们从没有想过要把天皇从真理中扯下来。所以日本发动战争后,其全民族就易于被煽动而积极地投入战争之中。
同时,我想,从无条件的“忠”、“孝”这个角度也许能够解释日本人对靖国神社的态度。对于日本人来说,山本五十六作为军人,一生尽“忠”职守,理所当然值得敬奉。至于山本是否行仁义之事,是否以“仁”待人,那与是否值得敬奉无关。
恩与报恩是日本文化中另一个独有的特征,与中国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同的是,日本人强调的是等价交换和睚眦必报,报恩和报仇同样被视

从《菊与刀》看中国人与日本人在民族性格上的差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243595614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