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古诗词英译
lee
Contents
History
1
Assertions
2
Standard
3
Requirements
4
Group 10
Examples
5
History
18世纪:威廉·琼斯爵士,就曾论及《诗经》, 并且提供了其中部分作品的双份译文——一为逐字直译, 一为诗体韵译——“这是正确翻译亚洲诗作的唯一方法”。
19世纪中叶:理雅各(James Legge) 始译《诗经》, 先逐字直译, 再译成诗体。1896年:赫伯特·A·翟理斯(Herbert A. Giles )翻译出《诗经》之外的中国诗。美国诗人斯图尔特梅丽尔(Stuart Merrill)把《玉书》转译成英文,为中国古诗进入英语世界打开了门户。
History
20世纪20年代:埃兹拉·庞德( Ezra Pound) 发表了他著名的《华夏集》———根据厄内斯特·费诺罗萨( Ernest Fenollosa) 的译释注记编造出来的自由体英译中国诗集。
20世纪30年代:两位中国翻译家, 芝加哥的蔡鼎甘和剑桥的朱大告分别显示了各自对英语的熟谙。
Masters
Herbert A. Giles
曾任中国商务监督、驻华公使和香港总督。他翻译了《好逑传》和《汉宫秋》等,撰写了The Poetry of the Chinese(汉文诗解),对世界欣赏中国古诗起了一定的作用。
英国传教士,翻译22卷的《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其中包括《诗经》和《楚辞》等。
曾任英国驻华领事,编译了《中国文学撷英》,翻译介绍了中国历代诗文作品。1901年,著有《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作了比较客观而全面的考察和评述。
Sir John Francis Davis
James Legge
“以诗译诗”
具备译入语文化对诗所定义的特征,这些特征被进一步细化为译诗在音、形、意三方面的标准,即音美、形美和意美。
Assertions
“诗不可译”
相对而言,格律诗的翻译较难。难就难在很多原诗本身的音乐性无法通过译诗传递出来。
Standard:三美原则
音
形
意
就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以及由意象组合而成的顺理成章的意境。中国诗词非常讲究“言不尽意”的“弦外之音”,重含蓄,字少意多。
节奏美和押韵美:中诗讲究平仄,中国古典格律诗在英译时可采用英诗的抑扬格或扬抑格音步。中诗的音美还常常借助于双声、叠韵或尾韵得以体现。用头韵或尾韵译之, 使富于韵律美的原诗,在译诗中也能保存其歌咏性和音乐性。
形式美:汉语诗歌在诗的行数、每行的字数及平仄上都有相应的规定,近体诗还可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这些诗词在英译时,可考虑自由选择英诗中的抑扬格格律诗,英雄双行体或十四行诗。
Requirements
想象力
理解和阐释
语言愈精炼含蓄,内涵的延展性大。
基础知识
中诗偏向含蓄、深沉和质朴,重意境;而英诗多直抒胸境和偏重哲思。
精读待译之诗,方能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到诗的音乐性。
音形美
刘禹锡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Between the willows green the river flows along,
闻郎江上唱歌声。My beloved in a boat is heard singing a song.
东边日出西边雨,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the east basks in sunshine,
道是无晴还有晴。My beloved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
意境美
天净沙秋思 Autum Thoughts
马致远-- translated by 赵甑陶
枯藤老树昏鸦,Withered vines, olden trees, evening crows;
小桥流水人家,Tiny bridge, flowing brook, hamlet homes;
古道西风瘦马,Ancient road, wind from west, bony horse;
夕阳西下, The sun is setting,
断肠人在天涯。Broken man, far from home, roams and roams.
汉语古诗词英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