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Ⅰ力学。
速度: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速度公式:v=s/t。
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了一种竖直向下的力。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比值大约等。重力计算公式:G=mg。
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或将要发生运动产生阻碍运动的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补充说明:质量是用来描述惯性大小的量。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平衡力:物体受力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同一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大小相等。
密度: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者气体中,受到液体或者气体给予的竖直向上的托力。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公式:F浮=ρVg。
压力:物体对物体挤压产生的力。压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受力面所在的直线。
压强: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压强计算公式:P=F/S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杠杆: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滑轮:定滑轮: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滑轮运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机械功: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运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Gh。
机械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机械功。公式:P=W/t=Fv
机械效率:物体所做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公式:η=W有/W总×100%
能量:一个物体有对外做功的能力,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称
动能:物体因为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或者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前者叫做重力势能,后者叫做弹性势能。
Ⅱ电磁学。
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说明这个物体带了电。
电荷的种类: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①摩擦起电②感应带电③接触带电。
电路:把开关、电源、导线和用电器连接起来,叫做电路。
电路的状态:①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②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源两极的电路③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电路图: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电路。
电路的种类:①串联电路:将多个用电器依次串接在一起的电路②并联电路:将多个用电器并列链接的电路。
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单位时间通过导体的电荷量。电流定义式:I=Q/t。
电压:使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