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生态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瓦窑明德小学
冉发斌
2012年4月
初试生态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自本学期来,随着我校“以赏识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努力构建生态课堂的实效性研究”课题的开展,我参加了此项研究活动。活动中我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积极参与各种交流、研讨、上课、听课等活动,使我感到,生态课堂的关键就是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的课堂,因为这样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下面我想把我以生态课堂为理念指导,如何构建有效地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有效课堂的实现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教材上知识的呈现方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可是真的是说来容易做起难,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时还会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记得我在讲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这节课的时候,看完参考书我觉得这个内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没啥区别的,只是把以前表格式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改成了情景,由学生看完情景自己说条件,然后根据条件提问题列式解答。于是我就按照原来教学的那套方式来进行,结果我发现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说条件问题,效果不灵,下课后我就反思了,怎么回事?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改变
了方式,不再提条件和问题了,每道题都让学生看文字后闭着眼睛想情景并根据眼前想象的情景来提问题,忽然我就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举手的学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节课好得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点、重点、训练点和拓展点,最后理出一个更为合理更加贴近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2、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忘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别老是高高在上,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着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是主人。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他们好说好动,精力分散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
初试生态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