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应急处理
主讲人:刘大银
武汉工程大学
目录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及燃爆特性
环境污染主要隐患及防范对策
典型危险化学品突发污染事件的处理处置
应急预案的编制
一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及燃爆特性
(一)常见化学品的毒性
毒性是指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它总是同进入体内的量相联系的,当评价毒性时,应将危害性和危险度两者区别。前者表示某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机体损伤的可能性,而后者则表示接触某种物质出现不良作用的预期频率。
(二)常用的毒性指标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 : 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此值是将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因此它受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少,波动影响小,是一种比较准确、稳定的急性毒性指标,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急性毒性指标。
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 : 即全组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 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三)化学品毒性分级方法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法
刺激性作用分级法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法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
根据LD50进行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级。这种分级法仅是一个便于比较的相对指标,不能据此区分毒性作用的特点。
表1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
注:摘自《化学物质毒性全书》。
化学危险品刺激作用的分级
表2 化学危险品刺激作用的分级(根据对人和动物的刺激阈浓度单位:mg/m3)
摘自经济互助委员会、公共卫生协作常设委员会,《工业毒理学问题》(英文),GKNT,莫斯科,1986。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来分级
表3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GB5044-85)
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危害级别
表4 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危害级别
综合危害性分级方法,及考虑急性毒性的同时,对慢性毒性与环境效应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危害级别见表4。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