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
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古诗词鉴赏题的切入点,从而准确答题。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请学生谈鉴赏古诗的体会。(问:在古诗鉴赏中,你最感棘手的是什么?你平时是如何欣赏诗歌的?)
古诗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散发出历久不衰的魅力。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的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知诗圣的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先生的弃官遁世、怡情田园。但如何品其形、体其神,这就需要我们走进诗歌,把握诗人的情感。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关键是找到解读诗歌的切入点。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切入诗歌的方法。
二、方法指导:(快速、准确地找到切入点解题)
1、看题目(明确主旨)
解说: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窗户,认真审视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猜测到其思想感情,进而为进一步鉴赏打下基础。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如虞世南的《蝉》、刘禹锡的《望洞庭》都点出了创作的对象;有的诗题;元稹的《遣悲怀》直接透露出了诗人的悲伤感情;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直接表明诗歌写的是亲人久别重逢的惊喜及聚散匆匆的感慨。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问: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赂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蒙冲,古代战船名。
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⑵请选择一个角度,对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答案:⑴昨夜春水涨溢,蒙冲巨舰在激流中如羽毛般轻快航行。往常费心力气不能推动,此该却能在江流中自如航行。寓意是读书须积累,当积累到融会贯通的地步,自然就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⑵可从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或寓理于景(即事明理)等角度入手分析。(按什么手法、怎么用的、有什么效果的步骤作答。)
2、看注释及序(理解诗意)
解说:试题中加注释,表明此处理解有一定难度,绝非可有可无的。诗歌的注解或序往往携带了丰富的信息,对我们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背景有着重要的作用。一首诗中的注释或序,正是我们解读此诗的一把钥匙。
例: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诗词鉴赏切入点(自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