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笔记答案.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教育
(2)生活习俗的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4)原始艺术教育
(5)体格和军事教育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 C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 B )2、中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 C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 D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 B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三、判断题
(╳)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 ╳)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爱”。
(╳)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四、名词解释题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笔记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30 KB
  • 时间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