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
学号:
学生:
学院:
教师:
论手机辐射与人类健康
摘要: 工信部统计显示,2013年1~7月,全国电信业务连续三个月保持
%的增长,,。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从三十年前的奢侈品发展成为今天非常普及的电子消费品,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手机产生的电磁场对肿瘤、学忆、主观症状、血脑屏障的影响情况, 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手机辐射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围绕使用的现状等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 提出安全使用手机的建议。
关键词:手机健康辐射原理肿瘤记忆主观症状安全建议
一、引言
手机作为一种高科技通讯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普及开来。但随之而来导致的健康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开始出现了巨大的公共健康危机。手机是一种低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它的工作频率介900兆赫1800兆赫的微波波段,通过贴近头部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影
响。当我们用手机打电话时,音频信号经过手机转换为高频率的电话信号,然后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时在手机附近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电磁辐射。各种各样的模拟和数字手机的使用已经遍布全球。
然而,手机的使用令人担心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最近的研究表明,微波可能诱发或导致癌症,并伴随以下症状:睡眠障碍、记忆问题、头痛、恶心以及头晕等,可导致人体精子中的D N A 遭到破坏,可以破坏人体血液的细胞组织,而且可以导致脑肿瘤。因此研究手机辐射带来的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各国政府对手机危害的重视,促进防辐射手机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手机辐射可能对人类的造成的危害:包括诱发癌症、导致脑肿瘤、影响人类记忆、大脑神经、杀死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等,并对防辐射手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手机辐射的原理
使用手机时, 手机向发射基站传送和接收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 这些电波或多或少地被人体组织吸收, 称为手机辐射。手机的工作频率主要为900MH z和1800MH z, 不会像X射线那样产生离子辐射, 一般称为非离子辐射。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 ICNIRP)等国际组织对手机辐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目前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手机对人类健康存在危险。
目前科学界主要通过SAR来对手机辐射的热效应进行量化和测量。所谓SAR(Specific Absorpt ion Rate)就是比吸收率, 即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吸收的电磁辐射量不得超2. 0W。我国的标准1. 0W/kg。目前人们使用的手机主要有三种类:
GSM、CDMA、小灵通, 从工作原理上看, GSM 与CDMA 技术同为无线传输技术, 而小灵通只是固定市话网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它们的发射功率并不相同。GSM 手机的通信信号以突发脉冲的方式发送, 最大功率约为2. 0W, 但经过了一个时间平均的过程, 最终一般约为0. 125W。CDMA的通信过程采用信号的连续发射, 最大功率即为平均功率, 约为0. 25W。
三、手机辐射对肿瘤的影响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第一代手机( 模拟手机) 投入使用后, 流行病学家就对其与肿瘤的关系开始了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10-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