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我们的耳朵
第一课倾听世界的声音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老年性耳聋人数不断增加,有949万。
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其中七岁以下聋幼儿可达80万,每年还将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
“爱耳日”的由来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自2000年起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13年起我国“爱耳日”被定为国际“爱耳日”
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
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
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年: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
长
2008年: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年: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年: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2011年: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2012年: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1
2013年: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2014年: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
2015年:第十六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爱耳护耳,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听力残疾中50%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初级耳科保健是预防听力残疾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是指能从人体外部看见的耳朵部分,即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由鼓膜、中耳腔和听骨链组成。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问题:我们怎么听到声音的呢?
我们听说的声音,实际上是由某个发声体发出的、有一定频率范围的振动波_声波。人的耳廓像一个卫星接收器,能接收声波,并将其汇聚到
外耳道,然后,再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样,就声波的声能就转变为机械能,鼓膜的振动可带动与之相连的听小骨,而听小骨的活动又可振动内耳的门户--卵圆窗膜,
使内耳中的淋巴液产生振动,从而引起内耳基底膜振动,刺激基底膜上的细胞产生与之对应的电位变化,此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生物信号,这种电信号汇聚到听神经中,再通过听神经输送到大脑中的听中枢,直到这时,人才算真正“听”到声音。
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耳鸣、耳聋的影响因素
耳鸣、耳聋预防
2
听力保养护耳常识
整理了一些耳朵日常养生保健方法、护耳常识以及常见耳病的辨别知识,希望能对您在保护耳朵方面,起到作用。
耳鸣,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
哪些疾病及因素会引发耳鸣?
一、噪音伤害,这包含了短暂的大能量噪音,及长期高分贝之噪音伤及内耳,造成了高频率耳鸣。减少暴露于噪声的时间,避免永久性听力下降的产生。
二、耳鸣的发病与疲劳、睡眠质量、月经周期,情绪因素、头部血循环状态及内耳缺氧等都可能有关。不良习惯: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
三、药物耳毒性:像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或是奎宁等会造成耳鸣、听障、眩晕之耳毒性。
四、耳咽管功能不佳:包括了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或鼻咽腺样体肥大,使得耳咽管开口堵塞,造成中耳与外界压力不平衡,当然坐飞机或上山下山造成气压变化过快,耳咽管来不及平衡内外压力差皆有可能造成耳鸣、耳塞等。
五、引起耳鸣的常见耳部疾病还有外耳道炎、耵聍栓塞、急慢性中耳炎等。
六、听神经瘤:这类病人会因单侧耳鸣前来求诊,听力检查可能呈现两侧不对称之感音性听障,有时严重会压迫到面神经造成面神经麻痹之现象。
七、突发性耳聋:此乃一耳鼻喉急症,病人常在不明原因情形下发生一耳(少数两耳)感音性听障,偶有耳鸣或眩晕发生,此乃因血管阻塞或痉挛、病毒感染亦或免疫系统问题产生。
八、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因会造成内耳耳蜗支配血运障碍,进而造成耳鸣、耳塞等不适。贫血、营养不良等亦可引起耳鸣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3
首先,要预防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在冷暖交替的初春
第一课 我们的耳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