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导论课程论文
题目:如何解决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产生差距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任课老师:
日期: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原因及解决方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根本原因是由不公平的分配和侵害他人的权益造成的。合理而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和发挥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但过于悬殊,就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收入差距;分配公平; 分配制度改革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
1、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基尼系数是世界公认衡量个人贫富差距是合适度的基准。一般认为,-,说明收入差距比较合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970年,-,-,说明我均主义的状况,,,,,。以上数据表明,,,与经济水平相近的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明显偏高。这表明我们现阶段处于贫富差距较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1984-2003)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出的生产力逐渐下降,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198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310元,;200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7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2元,。
第二阶段(2004-2005)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慢缩小的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降低农业税直至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之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的情况。,,。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实施过后,再继续增加农民收入将会更加困难,今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有扩大的可能。
3、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衡量地区收入差距最常用的指标是人均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数据显示1997年城镇居民年收入最高的5个省(市、区)是上海、北京、西藏、广东和浙江,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11425元、11019元、10098元、9698元和8386元;收入最低的5个省(区)是贵州、陕西、内蒙古、江西和黑龙江,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5206元、5184元、5124元、5089元和4889元,。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来看,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都呈扩大的趋势。各种收入考虑进去,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的工资外收入也比中西部地区工资外的收入要高得多。可以肯定的是,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比统计呈现的数字要大得多。
4、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
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数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
5、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收入分配差距具有一定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一般表现为正面功能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
合理的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
(1)合理的收入差距,既能激发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激发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奉献自己的体能和智能,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科技创新。
(2)合理的收人差距,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积累财富的积极性,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一切人民的劳动,有利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益和合法的非劳动收益。《物权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
(3)私营企业主的剥削收
经济学导论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