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专利分析
一、课题背景
课题界定
本课题只涉及中国专利的检索,检索对象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申请的专利。
数据范围:
蒙牛乳业专利(以下简称蒙牛)检索结果:861个
伊利专利(以下简称伊利)检索结果:762个
检索年限:
1992年-2009年
分析目的
通过对国内国内两大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中国专利的检索、整理和分析,了解国内乳制品专利的概况,蒙牛和伊利两大企业发展的态势、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状况。
二、专利分析
1、专利历年申请分析
同时利用申请日、公开日及综合分析,了解该技术领域内的专利历年的申请情况,了解该技术的专利总体趋势。
企业涉足某种产品、技术的市场竞争,必须了解其技术发展趋势和生命周期,通过专利信息的趋势分析,可以了解目前行业内产品及其技术的生命周期状况,如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了解并预测产品及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从申请年分析来看,两大企业的专利总数逐年攀升,可以看出这两大乳制品龙头企业在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研发上都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也很强。在2006年,两个企业的年专利申请总数达到328个,而后两年有所下降。
2、专利权人(厂商)分析
进行目标技术领域的申请人分析,了解行业竞争体系及其状况,有利于企业分析竞争环境,制定竞争策略和与之相关的专利战略。
行业竞争决定于行业的供方、买方、竞争者、新进入者和替代产品,不同的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不同,决定了其在行业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为自身经济利益保护的专利类别也各不相同。因此,进行目标技术领域的申请人分析,了解行业竞争体系及其状况,有利于企业分析竞争环境,制定竞争策略和与之相关的专利战略。
包括:申请人分析包括:申请人趋势分析、申请人构成分析、申请人区域构成、申请人IPC构成、申请人综合比较、申请人阶段性排行榜分析。
从专利申请人构成来看,蒙牛占53%,伊利占47%。从专利申请人趋势来看,蒙牛是后来居上,其专利数一直保持不错的上升态势,在2003年一举超过伊利,并一直领先于伊利。从伊利方面来看,其在2000年到2006年之间,专利数曲线一直起伏不大,而从2007年开始,伊利明显加强了专利方面的投入,到了2008年基本上与蒙牛持平,甚至有所超越,可以看出两家的竞争不止体现在市场上,更体现在他们的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上。
从申请人研发能力比较来看,在发明人数上,伊利要高于蒙牛,但在平均专利年龄上,蒙牛要优于伊利。
3、专利发明人分析
了解关键技术的发明人,并进行特长分析。
发明人是技术的来源,了解发明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围绕某一核心技术,往往会衍生很多相关技术,表面上这些技术与核心技术之间未必有直接联系,但却对核心技术的效能会产生很大的支撑作用,而通过发明人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往往会产生某种关联。
包括:发明人趋势分析、发明人构成分析、发明人区域构成、发明人IPC构成。
注:选取发明数前10位的发明人,其中刘卫星、周静、母智深、王安平、胡新宇来自蒙牛,而谷晓青、张冲、杜志强、温红瑞、苏桄宇来自伊利。
从发明人IPC分析上来看,蒙牛的主要发明人,其发明成果大多集中在乳制品、饮料以及材料的测试上。而伊利的主要发明人,其发明成果集中在冰淇淋方面。可见,两者在技术人员的构成上和研发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4、专利IPC分析
进行产品、技术的发展及衍变趋势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了解竞争的技术环境,增强技术创新的目的性。
企业涉足某种产品、技术的市场竞争,必须了解其技术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技术因素,这些不同因素在不同地域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源自干哪些发明家。因此,进行产品、技术的发展及衍变趋势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了解竞争的技术环境,增强技术创新的目的性。
包括:IPC趋势分析、IPC构成分析、IPC区域构成、IPC申请人构成、IPC发明人构成。
从两大公司的专利(不包含外观专利)IPC分布来看,基本上都涵盖了这个乳制品生产行业的每个环节,包括饲养、原料检测、制造、储存、包装以及运输。
以下将通过IPC大组和小组不同划分来分类,分别来分析两大企业专利IPC的趋势。
(大组)分析
IPC国际专利分类号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A23C19干酪;干酪配制品;其制备
0
0
0
0
4
A23C21乳清;乳清配制品
0
0
0
0
4
A23C3奶或奶制品的保存
0
0
1
1
2
A23C9奶配制品;奶粉或奶粉的配制品
4
0
6
16
72
A23G9冰冻甜食,例如冰糖食、冰淇
蒙牛伊利专利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