奓山中心小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通过开展以诵读、书法为代表的母语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小学生亲近中华经典,热爱中国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习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能力,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实施的目标
激发小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汉语阅读、书写、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打下中华文化得出精神底色。
三、实施的内容
1、深化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加强阅读、习作在、口语交际、写字等课型的创新研究;
2、坚持开展好每天午间15分钟的书法活动;
3、认真学习借鉴武昌区经验,落实好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校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分别以一年级:中华诗词、经典益智故事;二年级:中华诗词、经典益智故事、《弟子规》;三年级:中华诗词、经典历史故事、《三字经》;四年级:中华诗词、经典成语故事、《论语》、《百家姓》;五年级:中华诗词、《劝学》、课外经典名著;六年级:中华诗词、《千字文》、《孙子兵法》开展诵读活动。
四、实施的策略
1、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教师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最终让学生达到热爱经典。
2、书法活动的实施策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受到书法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五、实施的方法
(一)落实书法活动
1、营造良好写字氛围。各班要结合本班实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营造良好的规范写字的氛围,为学生写好汉字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语文教师应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通过示范、比较、观摩和展示成果等方法,加强习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增强写字的成功感;各科教师都应明确写字的教学要求,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及书写姿势,在各科作业和各科考卷的书写方面,都要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端正、清楚,行款要整齐,卷面要干净,做到“提笔就是练字”,真正把写字指导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学校应组织开展好学生的写字、书法课余活动,通过举办书法讲座、参观书法展览、组织写字比赛、举办兴趣小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在学校营造墨香校园的氛围。
2、确保学生书法课时间。每天安排15分钟写字课程时间,确保不被挤占和挪用。中高年级可将钢笔字和毛笔字练习交替安排。书法课以教师指导学生练字为主,引导学生自主练习,逐步渗透书写知识和书写规律。
奓山中心小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