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镇旅游.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镇旅游 -----真的“古”?
———刘霜高珊珊
杨玉徐建玲
一、对古镇概念的一般认识
古镇,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是在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聚居地。
古镇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演变,每一条街道,每一扇窗棂都留下了历史和文化的烙印。
目前我国共有约220个古镇,其中有部分已经被联合遥古城、丽江古城、西递宏村等
二、古镇旅游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上世纪80至90年代,以江南六大古镇及山西平遥古镇的开发领衔古镇观光游为显著特征;大多距离城市较近。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江西婺源、湘西凤凰、云南丽江为代表,休闲度假的旅游发展路线为显著特征;大多交通不太便利,但其原始风貌和周边环境更为优质。
第三阶段,到了2000年后,以江南的千灯、川西的洛带、黄龙溪为代表,第三代古镇开始崛起,他们都是古镇集群发展的产物。大多资源本底不突出,也没有特别良好的周边环境。
前两代古镇的持续开发,并常年保持递增的游客数,推动了全国古镇的开发,逐渐形成了三大古镇集群,分别是江南古镇集群、大成都古镇集群和丽江古镇集群。
古镇旅游的发展标志
1982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
1984年,陈逸飞先生的一幅《故乡的回忆》使得江苏的周庄享誉海内外,随之而来,江浙一带的古镇相继走上“旅游兴镇”之路。
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
1997年,“申遗”成功的丽江古镇更是走在了全国古镇旅游开发的前列,古镇旅游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
为何发展古镇旅游?
从古镇文化及传统的传承和延续意义上而言,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使得文物建筑和古迹的考古、建筑艺术、文献价值得到全面的保存。
古镇旅游使得古镇能够发挥对社区居民的贡献,同时,还能解决古镇管理成本投入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推动古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要把“古”味留住
近20 年来古镇旅游逐渐受到游客的欢迎,随着古镇旅游热的迅速升温,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
发展古镇旅游的目的还是为了最初的愿望了吗?
游历古镇你闻到了纯真的“古”味了吗?
我们的观点:
古镇旅游,首先在一个“古”字,古镇自身的内涵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古镇:
你还古吗?
古镇的价值在于“古”,而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开发,作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样的热潮下使得古镇不再具有“古”朴风格。
商业化
民俗文化
建设性
破坏
古镇
建设性破坏
古镇之所以为“古”, 往往意味着大部分建筑是历史上 传承下来的。但以古镇周庄为例,有些古镇为了吸引游客,增加新的旅游景点,不惜破坏整个古镇原来的格调,新建仿古建筑。
过去周庄要靠摆渡进入,但为了开发旅游,1998 年周庄“告别摆渡”,建起了1 座水泥大桥, 从此旅游客车长驱直入, 破坏了周庄的原生态。
1994 年,受一家公司数千万元投资的吸引,当地政府不顾规划设计,在周庄南湖区域兴建了一座“全福寺”,这里曾是陆龟蒙垂钓处和刘禹锡寓所遗址,现在却被非清非明的水泥梁柱的寺庙所占用。
吴锡根说( 杭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浙北的南浔古镇就曾建造了一个假古董——小天安门(文园),建造水准很低,以为把北方明清皇家的建筑样式移植到南方小镇就可以了,其实和古镇整个建筑风格、文化气韵非常不协调,让古镇也显得不伦不类。

古镇旅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b
  • 文件大小972 KB
  • 时间2017-10-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