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路面结构
概述
路基和路面是供汽车行驶的主要道路工程结构物
路基:在地面上按路线的平面位置和纵坡要求开挖或堆填成一定断面形状的土质或石质结构物,是道路的主体,路面的基础。
路面:由各种不同的材料,按一定的厚度及宽度分层铺筑在路基顶面上的结构物,以供汽车直接在其表面上行驶。
对路基和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基是道路的基本结构物,一方面要保证汽车行驶的通畅及安全,另一方面要支持路面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
提出两项基本要求:
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直接位于路面下的那部分路基(有时称作土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刚度)和水温稳定性
路面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
作用:能够担负汽车的荷载而不破坏;其次保证道路全天候安全通车,保证车辆有一定的行驶速度。
基本要求: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平整度
抗滑性少尘
耐久性噪声低
: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路基主要由土、石材料在原地面上修筑(堆填或开挖)而成,结构简单。
典型的路基横断面: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它们由路基的边坡,路肩(人行道),车行道,分隔带以及支档和排水构造物等组成。
路基和路面结构的组成和层次划分
(一)路堤
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根据填土高度分为:
高路堤(大于:土质18m,石质20m)
矮路堤(~)
一般路堤(~18m)
断面有路基顶宽、边坡坡度、护坡道、取土坑或边沟,
支档结构、坡面防护等。
低矮路堤的边坡采用单坡形式,高路堤和沿河浸水路堤的边坡采用上陡下缓的折线形式,或者台阶形式,在边坡中部设置宽1m以上的平台(护坡道)。低矮路堤的两侧设置边沟,以拦截和排除流向路堤的地表径流。路堤由两侧取土坑填筑而路基边缘及取土坑底高差大于2m时,在路堤坡脚设置宽1m以上的护坡道。高路堤或浸水路堤的边坡,采取适当的坡面防护和加固措施,为收缩高路堤的坡脚以减少填方数量或少占用土地,可设置支档结构物。
(二)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
分全路堑、半路堑(台口式)、半山洞
挖方边坡可视高度和岩土层情况设置成直线或折线。挖方边坡的坡脚处设置边沟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径流。路堑的上方应设置成截水沟以拦截和排除流向路基的地表径流。挖方弃土可堆在路堑下方。边坡坡面易风化或有碎落物时,~,坡面可采用防护措施。
(二)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
分全路堑、半路堑(台口式)、半山洞
(三)半填半挖
横断面上部分为挖方,下部分为填方的路基。
通常出现在地面横坡较陡处。
道路路基路面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