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设计坡屋顶时,梁配筋后,必须自校梁底标高,算出其净高,看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楼梯等入口处。
2、设计坡屋面时,屋脊(阳角、阴角)处,梁可适当减小,当板跨较小时,可以不设梁,否则可能影响使用,净高不足,再者,也会造成看上去影响美观。
3、楼梯柱(中间平台作用处)应该全程加密,因为该柱为短柱。
4、对于迎水面保护层为 50mm 的混凝土墙,应在50mm内增设Φ8#150双层双向的钢筋网片,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5、对于梁高的取值,应该考虑建筑空间的需求,要和建筑协商好净高要求。
6、写字楼、商场等8m跨梁,取300x800 的梁不好,应取350x700,对于一些大跨度公键,梁宽应适当加大,应取300以上,最好取350、400,因为:
①梁宽加宽,抗剪有利,符合“强剪弱弯”的原则。
②350宽的梁,用四肢箍可以使箍筋直径减小。
③主梁加宽,有利于次梁钢筋的锚固。
7、对于柱的大小,应该尽量做到按轴压比控制,,当建筑有要求时,应和建筑协商好该问题。
8、对于高层建筑,顶层板考虑到刚度突变很大,宜加厚到150mm,应充分分析计算结果,判断结构类型。
9、梁配筋时,应充分考虑梁的锚固长度,特别是次梁,应尽量满足图集要求。
10、板配筋时,应注意Ⅰ级、Ⅱ级钢的区别(是否有弯钩),以及板厚不同时,千万注意不能把钢筋拉通。
11、画大样图时,一定要对照建筑大样图和立面图,以达到建筑的里面要求。
12、梁配筋时,应注意腰筋的设置,单侧腰筋应大于 %bhw。
13、柱配筋时,应同时满足配筋率、箍筋、主筋、角筋、最小体积配筋率的要求。
14、后浇带应按新规范加强。
15、高层建筑中,楼板开大洞后,宜按JGJ3-。
16、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否则应开结构洞。
17、施工起拱:求出短期挠度(12长期)再带入规范求出起拱值
18、外露以及天面板需有抗渗防裂的考虑,按弹性法计算一般用一级8号间距200拉通,其余由计算另加;抗裂筋越小越密越好,可人为要求增加凳子筋,以增加刚度.
19、悬挑梁定要注意面筋的加强,箍筋全长加密,验算挠度,尤其是大于1米长度的.
20、连梁超限问题:连梁多短而刚刚度折减,可直接减去梁高,模拟刚度折减,用算出来的梁内力安在原高梁之上配筋验算
21、地下室集水井与承台不能重合,应先由建筑初定,再结构核对,最后提交建筑设备配合。
二、浅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墨守成规的现象,提倡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力学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
在不断的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并体现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地应用,每个设计单位都在为彻底甩掉图板而做努力。结果给部分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形成的方案(非结构的),使用计算机,然后设法去完成它,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计算机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j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