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
急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隔绝术
柴巍郭斌李晓辉石静
急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TAD),自然病程非常凶险,50%患者48小时内死亡。而急性期血管壁脆弱,进行手术治疗有相当大的危险性。人造血管覆盖支架技术的飞速进展,给此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采用人造血管内膜覆盖支架,为5例患者实施了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 EVGA)。现结合文献复习,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病历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7(28-47)岁。发病时间12-42 小时。均表现为高血压,背部疼痛。经核磁共振和术中血管造影证实Stanford B型。夹层破裂口均位于降主动脉,-3cm,假腔直径20-46mm,真腔直径8-20mm。假腔内有血流者4例。
手术方法手术均在DSA监视下完成,采用肱动脉穿刺插管,以6F猪尾导管置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近端,造影标示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及夹层裂口位置。选用适当口径和长度的移植物,经股动脉切口沿导丝导入胸主动脉预定位置。控制性降压至80-90mmHg,释放移植物。使移植物的裸支架超过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而人造血管带膜部分恰好在开口边缘。
2 结果
支架释放成功率100%,全部置入并定位成功,无相关并发症。所用支架材料为忆镍钛合金。根据预期放置支架血管的主动脉直径决定支架直径,支架直径较主动脉直径增加15%-20%。近心端直径为34-38mm,支架血管的长度为90-120mm。释放后即刻血管造影5例均完全封闭破口。无内漏。随访2-24个月,效果良好。
3 讨论
TAD是由于病变导致动脉壁各层组织的粘合力降低,在高速、高压血流冲击下形成,一经形成绝无自行愈合的可能。但降主动脉重建术,自从Debakey, Cooley等50年代创建以来,历经不断改进,但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仍高达20-40%。急性期手术风险更大。但自从1994年Dake首次成功地采用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动脉瘤以来。由于其操作简单,治疗及时,创伤较小,效果切实。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经确诊,即应紧急治疗,尤其是破裂口超过胸主动脉直径一半以上的和真腔受压较重者,以免出现夹层破裂和修复后出现再灌注损伤。,手术方法和手术范围,术前一定要充分确认。第一裂口的发现率DSA 最高,其次为螺旋CT和MRA。(T9-10---L1-2)的保护。。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熟练,这一距离正在受到挑战。,而被成功封闭的报道。可牺牲部分左锁骨下动脉供血,但切记不要将左锁骨下动脉完全堵塞,尤其是椎基底动脉环(
Willis环)发育不良者,和年轻患者。以免发生致命的延髓急性缺血。必要时,可先行左颈外动脉-左椎动脉旁路手术。移植物的长度以超过,能完全将破口覆盖为宜。不必与病变主动脉等长。过长将导致脊髓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