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八珍糕
罗大伦的加味八珍糕--- 摘自罗大伦新浪博客
加味八珍糕基本方子用量:太子参20克(或党参)、白术30克、茯苓50克、芡实20克、薏苡仁50克、莲子肉50克、山药50克、白扁豆20克(或杏仁50克)、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陈皮10克、冰糖100克、耦粉200克、大米粉200克。
原料加工泡制:
1、党参、白术、茯苓、芡实直接打粉。
2、薏仁,淘净,除去杂质,晒干。
3、莲子取肉,用温水略浸,捞出润软,剥开去心,干燥。
4、山药,竹刀刮皮,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度,捞出稍晾、切片,盛竹筛中风干或烘干、不见日色。
5、白扁豆,开锅后煮20分钟以上,晒干。杏仁,臵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皱起捞出,浸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去苦味泡三天。
6、山楂,切片,去核,干燥。
7、炒麦芽,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干燥。取净麦芽,照清炒法炒至棕黄色,放凉,筛去灰屑。
8、耦粉、米粉超市有卖或自制。
10、冰糖放白开水煮成糖浆放凉备用。
八珍糕的做法是:
1、药材切小块后用料理机打碎、研粉、过筛,取细末。
2、将八珍粉、藕粉和糯米粉混合拌均,粉的中间挖个洞倒入冰糖水拌成粉团,和面一样,然后醒半小时,冬天稍长,如蒸馒头。
3、有模具刷下食用油,将粉团放入压成型,上锅蒸20分钟,烘干保存。没有模具可以切片、成糕,2*2*1,越小越容易蒸。
4、放凉后放冰箱冷藏,要吃的时候加热一下,每天一块。
5、也可以直接把药末10-20克放在温米汤或凉开水中调成糊,下锅熬粥。或者蒸馒头全家吃。
1
这个方子里面的药都是药食同源之物,绝大部分都是我们常用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其中的太子参和白术是温药,而山药、白扁豆、莲子肉都是滋脾阴的,所以这是一个阴阳双调的方子,如果孩子的舌头很红,则需要去掉太子参和白术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在有外感病的时候,则需要停服。需要提醒的是,八珍糕里面有白扁豆,需要煮20分钟以上,有个别孩子曾经在服用的时候出现过几次呕吐,我分析就是白扁豆炮制不够,没有煮熟的缘故,所以现在我对外地的患者常去掉白扁豆,因为外地的药店炮制如何我们无法控制,另外具体每味药的比例也可以请当地医生斟酌。
以下摘自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
八珍糕是过去皇帝们常用的食疗方。我曾研究过清宫医案,发现乾隆皇帝经常吃一种糕点,几乎常年不断,有时这种糕点快没了,乾隆皇帝还亲自朱批,让太监们赶快去做,不要耽误了自己吃。后来,慈禧太后也是这样,非常喜欢这种糕点。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糕点呢?皇帝们如此喜爱。原来,这种糕点由八种东西组成,它们分别是党参(太子参或
者人参)、白术、茯苓、薏米、莲子肉、芡实、山药和白扁豆。这些东西大多是药食同源之品,它们组合到一起,就成了调理脾胃的神药,有神奇的力量,让我们来看一看,党参是补中益气的良药,常常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证。《本草从新》中说:“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意思就是,党参最大的作用是调补中气,一个人如果脾胃虚弱,就可以用党参来补。党参性平,它是这个方子里面最主要的药,用以滋补脾际,但我们用的量不大,一般是三十克左右。
白术是中医常用
自制八珍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