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腔肠动物—珊瑚.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珊瑚虫
—美丽的腔肠动物
珊瑚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1生科李颖杰
2011106502
珊瑚之名来自古波斯语sanga(石),为珊瑚虫群体或骨骼化石。珊瑚虫为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六的倍数个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形状像树枝;骨骼叫珊瑚石或简称珊瑚,产在热带海中。
珊瑚纲(Anthozoa)包括珊瑚和海葵等。
全部是水螅型的单体或群体动物,生活史中没有水母型世代。
珊瑚纲是刺胞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约有7000多种,全部海产,包含有八放珊瑚(Octocorallia)及六放珊瑚(Hexacorallia)两个亚纲。
珊瑚纲的一般结构:
珊瑚纲动物绝大多数为群体生活,仅在六放珊瑚纲中有个别的种为单体生活;
多数体呈柱形,柱的长短因种及生活环境而不同,身体以基盘固着在岩石、沙底、贝壳或其他物体上;
游离端为口端,口端向外扩展形成口盘,口盘周围有一圈或许多圈触手触手中空。八放珊瑚触手均为8个,成羽状,即每个触手向两侧伸出成行的小突起。六放珊瑚类触手是 6或6的倍数,有的种触手可多达数百个。触手呈指状。
珊瑚骨骼的形成:
大多数珊瑚虫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骨骼。
八放珊瑚亚纲(Octocorallia)
(触手和隔膜各8个),由外胚层的细胞移入中胶层中分泌角质或石灰质的骨针或骨片。这些骨针存在于中胶层中或突出于体表面,如海鸡冠(Alcyonium)和海鳃(Pennatula);有的种类小骨片连接成管状的骨骼,如笙珊瑚(Tubipora)。还有的骨针或骨片愈合成中轴骨,如红珊瑚(Corallium)。
六放珊瑚亚纲(Hexacorallia)
(触手和隔膜一般为6的倍数)的石珊瑚目(Medreporaria)有单体与群体,每个虫体与海葵相似,其基盘部分与体壁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石灰质物质,积存在虫体的底面、侧面及隔膜间等处,好像每个虫体都坐在一个石灰座上,称为珊瑚座(corallite),如石芝(Fungia)。群体珊瑚虫其共肉部分的外胚层也分泌石灰质,由于群体的形状不同,其骨骼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为树枝状,如鹿角珊瑚(Acropora),有的为圆块状,如脑珊瑚(Meandrina)。
珊瑚长大成熟后有些种类是雌雄同体,有些种类则是雌雄异体;
很多种珊瑚在农历三、四月月圆之后的夜晚,会把精子和卵释放出来行体外授精,由于许多种类都在相近的时间生殖,大量的精子和卵悬浮在水中,形成了自然界的奇观;
由于组成珊瑚群体的众多水螅体都能个别独立地行使各种生命的功能,因此, 当一个群体被分裂成几块时, 每一块都有继续生存、生长、生殖的能力。
繁殖: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珊瑚从外观形态分有石珊瑚和软珊瑚。
珊瑚分类:
从生态角度分有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
作为宝石或观赏石来分,品种有:红珊瑚、粉珊瑚、黑珊瑚、蓝珊瑚、地中海珊瑚、日本珊瑚、喀麦隆珊瑚、中国海南珊瑚等
珊瑚礁(coral reef)的形成是造礁珊瑚及其他造礁生物对生成礁的钙物质长期积累沉积的结果,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世界上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它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居住地;珊瑚礁能保护脆弱的海岸线免受海浪侵蚀;死掉的珊瑚会被海浪分解成细沙,这些细沙丰富了海滩,也取代已被海潮冲走的沙粒.
珊瑚礁及其作用:
堡礁(Barrier reef)靠岸较远,礁坪与大陆海岸或海岛已被礁湖所隔离,著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沿其东北海岸延伸出2000多公里、宽约50公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大堡礁。
环礁(atoll)孤立于开阔的海洋中,在沉没于海水中的火山顶周围,它环绕着中央的礁湖,呈环形或马蹄形生长延伸,部分礁坪可以露出水面形成一个或几个小岛,称为补钉礁

腔肠动物—珊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b
  • 文件大小9.18 MB
  • 时间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