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餐饮中心环境调查报告
——报告人:梁乾龙
小组成员简介
梁乾龙
李晨
郭俊
邓旭东
陈刚
范凇铭
杨献通
——建环082班
调查目的:
调查方法:
感受法
统计法
观察法
询问法
调查范围:
黑龙江工程学院第三餐饮中心
一、二、三楼
调查内容:
通过主观感受调查校内第三食堂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向校方提出一点建议
调查报告框架
本报告按以下五个部分对院内第三餐饮中心进行了简单的调查
热环境调查
湿环境调查
通风情况调查
声环境调查
光环境调查
热环境
Ѿ室内温度:第一层8°C、第二层15°C、第二层19°C
Ѿ得热:壁式取暖器、厨具使用过程散发的热量、少量的太阳辐射、人体散热
Ѿ失热:通过三处大门的冷风侵入、大面积窗的冷风渗透及正常方式的散热
Ѿ减少热损失措施:在门处悬挂厚实的棉布
Ѿ感受:
第一层:静坐五分钟就明显感到膝盖以下(大概离地40公分以下)有冷感
第二层:明显比第一层暖和,
第三层:相对第二层来说,更暖和,并且做一段时间后,有热感,须通过减少衣物来增加散热量以保持舒适感。
Ѿ分析原因:
通过观察和分析,随楼层的增加室内温度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
一、室内饿温度都是“上高下低”,上部的暖空气通过楼梯上升到更高层
二、由于楼层的增加,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增加。最明显的是第三层,楼顶采用半遮半透式楼顶,使太阳辐射得热明显增加。
湿环境
因为用餐空间与厨房相同,其相对湿度较室外要高。但由于东北的空气比较干燥,又加之冬天管用直接加热空气来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空间,从而导致室内空气比室外更加干燥。因此,提供一个合适的相对湿度会让跟更加舒适。
由于第一、二楼层的布局和设施基本一致故其相对湿度差异不大
第三层作为湿源的厨房比一二楼少,很明显能感觉到空气较为干燥。
通风情况
第一层由于门的数目、朝向、对向和室内外温差的原因,导致穿堂风比较严重,在冬天造成的结果是热损失严重。
除厨房的排烟设备未见其他通风设施,全部依赖自然通风。
空气现状;
第一层,空气品质良好,无明显异味
第二层,能明显闻到空气中饭菜的气味,浓度较高
第三层,通风不畅,室内空气品质一般,空气中的混合气味长期积累在室内,让人感觉不适。
调查报告演 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