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字理识字
从未有哪个国家的文字如同汉字,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一个精彩的谜。也从未有哪个国家的文字如同汉字,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所以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
识字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轻松、高效地识字,不得不说起汉字的造字规律。正是这奇妙的造字规律,让汉字流传几千年,依然能“见字知其音,明其义”。字理识字便是依据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入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构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是字理识字。常见的字理识字有以下四种:
象形字就是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而成的文字。汉字发展到今天,很多都比较抽象,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汉字,要让学生明白它所代表的含义,比较困难。这时通过追溯字源,展示对应的古文字字形,就有助于学生理解该字的形义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记忆汉字。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图字对照,重现象形字的形象,演示
?@些汉字“文字图――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对这些字在头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建立概念。如:“日”“月”“手”“舌”等等象形字时,我们让学生像象形字一样画画,变变,这样汉字不再是呆板的,这一个个汉字便有的颜色,有了温度,有了形状……一个个就鲜活起来。
,
=会意就是把在意义上可能发生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进而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尘、莫、射等。对于那些由独体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可采用分解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其“会意”的方法。“尘”“小土为尘”;“莫”出示隶书,一下就会发现,它的本义是“太阳落到草堆里”;“射”出示小篆,“寸”其实是“矢”,“身”“矢”合在一起,不就是一个人拿着一支弓矢,要把弓矢“射”出去吗?这样识字,且不更有趣,更生动?每一个汉字对于孩子而言,都是一则谜语,一个故事吧。
这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当孩子明白那一点,一横意在指出某一部分时,出示这样的画面:
教学也变得趣味盎然,孩子们会兴致勃勃地去发现,去猜测。而这样识得的字孩子们恐怕会终生难忘吧!
4.
浅析字理识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