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做好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处置工作
4758例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咸宁市咸安区疾控中心陈家红陈永玲何文轩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犬、猫、狼等病兽咬伤、抓伤而或舔舐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发病,一旦发病,因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病死率高,几乎100%,在我国一直处在感染性疾病死亡之首,并遂年有上升之趋势,因此,作为公共卫生工作者必须时刻警惕狂犬病的危险性,要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为此本文收集了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1999年1月至2013年10月4758例狂犬病暴露人群处置情况的跟踪、随访、调查,分析统计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选择我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从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止,共处置狂犬病暴露人群4758例,其中男性2788人,女性1970人。按暴露程度分:Ⅰ、Ⅱ、Ⅲ级[1]人数分别是380人、2022人、2356人。按致伤动物分类:狗致伤3772人(其中可疑疯狗致伤为254人),猫致伤582人,鼠致伤的212人,兔致伤30人,猪致伤34人,猴致伤8人,马致伤6人,鸡致伤6人,被人咬伤108人,按年龄分;小于14岁儿童1132人,14岁至60岁2794人,大于60岁老人832人,其中年龄最小者半岁,年龄最大者91岁,男性。
、门诊处置资料:
在处置4758例暴露人群中,首先伤口处理,伤口立即用20%
肥皂水、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冲洗后用碘伏消毒伤口,伤口数目内不宜包扎、缝合,可酌情选用抗生素或破伤风抗毒素。其次注射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下同),Ⅰ、Ⅱ、Ⅲ级狂犬病暴露者都给予人用狂犬疫苗的注射,即在伤后当天,()。Ⅰ级暴露者主要由于患者自己要求才给予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可疑“疯狗”致伤254人中,全部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皮试阴性才可用)或抗狂犬病免疫球旦白(20u/㎏), Ⅲ级暴露2356人中,有762人接种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旦白(20u/㎏)。
,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4758人暴露人群处置的调查,跟踪随访统计,除其它疾病死亡外,未发生一例狂犬病。
,在门诊全程接种完人用狂犬疫苗半月后,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患者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滴度都呈阳性,%中和滴度为弱阳性,主要见于大于60岁老人和身体体质差的暴露人群,并进行加强2针人用狂犬病疫苗(即第45天和75天)。
,注射30分钟内未出现急速免疫反应,对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只发生轻微的局部或一般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热痛、搔痒和发热,
没有严重的副反应发生,且所有反应都在72小时内自动减弱、消失。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死性疾病,因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尤为重要。暴露后人群及时有效处理伤口及全程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和、或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旦白,根据狂犬病发病机理,暴露后的预防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伤口处理,可明
认真做好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处置工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