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草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透骨草(学名:Phryma leptostachya L.)又名药曲草,蝇毒草等。入药部分为植物全草。以全草色绿、干燥、质嫩、无杂质者为佳。分布于全国各地。多为人工栽种。以茎色棕红、不带叶、干燥、无杂质者为佳。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
中文名称
透骨草
外文名称
Garden Balsam Stem
别称
药曲草,粘人裙、接生草、毒蛆草,倒刺草,蝇毒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唇形目
科
透骨草科
属
透骨草属
拉丁学名
Phryma leptostachya Linn.
目录
1形态特征
2地理分布
3生长习性
4栽培技术
? 种子繁殖法
? 病虫害防治
? 采收及加工
5药材鉴定
6药疗价值
7基源研究
? 珍珠透骨草
? 透骨草
? 透骨草(凤仙透骨草)
8药理作用
9功效主治
10用法用量
11方剂制剂
12制药应用
形态特征编辑
透骨草(图2)
多年生草本,高(10-) 30-80 (-100)厘米。茎直立,4棱形,不分枝或于上部有带花序的分枝,分枝叉开,绿色或淡紫色,遍布倒生短柔毛或于茎上部有开展的短柔毛,少数近无毛。叶对生;叶片卵状长圆形、卵状披针形、卵状椭圆形至卵状三角形或宽卵形,草质,长(1-)3-11(-16)厘米,宽(1-)2-8厘米,先端渐尖、尾状急尖或急尖,稀近圆形,基部楔形、圆形或截形,中、下部叶基部常下延,边缘有(3-)5至多数钝锯齿、圆齿或圆齿状牙齿,两面散生但沿脉被较密的短柔毛;侧脉每侧4-6条;-4厘米,被短柔毛,有时上部叶柄极短或无柄。穗状花序生茎顶及侧枝顶端,被微柔毛或短柔毛;花序梗长3-20厘米;花序轴纤细,长(5-)10-30厘米;苞片钻形至线形,长1-;小苞片2,生于花梗基部,与苞片同形但较小,-2毫米。花通常多数,疏离,出自苞腋,在序轴上对生或于下部互生,具短梗,于蕾期直立,开放时斜展至平展,花后反折。花萼筒状,有
5纵棱,外面常有微柔毛,内面无毛,萼齿直立;-;上方萼齿3,钻形,-,先端多少钩状,下方萼齿2,三角形,。花冠漏斗状筒形,-,蓝紫色、淡红色至白色,外面无毛,内面于筒部远轴面被短柔毛;筒部长4-,,;檐部2唇形,上唇直立,-2毫米,先端2浅裂,下唇平伸,-3毫米,3浅裂,中央裂片较大。雄蕊4,-3毫米处,无毛;花丝狭线形,-,远轴2枚较长;花药肾状圆形,-,。雌蕊无毛;子房斜长圆状披针形,-;花柱细长,长3-;柱头2唇形,下唇较长,长圆形。瘦果狭椭圆形,包藏于棒状宿存花萼内,反折并贴近花序
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吉隆、波密)。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韩国、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越南北部、印度(卡西山)、尼泊尔、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北部也有分布。[1]
生长习性编辑
生于海拔380-2800米阴湿山谷或林下。[1]喜温暖湿润气候,不择土壤,一般土壤均可载培,尤以疏松肥沃沙质壤土载培较佳,喜光喜肥,怕积水。
栽培技术编辑种子繁殖法
透骨草(图4)
直播及育苗移载均可。清明前后,选好地施足肥,整平耙细,按行距1天的距离播种,,保持湿润,一般地湿20℃时,半月可出苗,苗高2寸间苗,查苗补缺,按株距8寸左右定苗,苗用种2斤。间苗时,连根拔除可在下午移载,移载后稍浇一点压根水,成活率可达98%以上。5天以后活棵,做到小水勤浇,保持干湿无旱象。苗高尺许,可将底部老叶去除,摘顶尖,促期浇水湿润。高湿多雨季节,注意排水,以防烂根。
病虫害防治
透骨草主要有白粉病,发病前可用粉锈宁防治,石硫合剂防治的粉病也良好效果。虫害粉蝶可用乳剂等生物农药防治,菊脂类农药叶面喷施防治各种害虫亦佳。
采收及加工
夏
透骨草编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