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系谱图的推断和计算
题目:遗传系谱图题的推断和计算
[择要]: 遗传系谱图是高中生物历年高考题中知识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特别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判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推断,后代中的发病概率,这些传统题在高考中保留,并有加大分值的趋势,通过本人历年复习中的一些规律总结,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识图能力、信息转换能力、分析推断能力以及利用遗传学原理进行数学计算的能力。
[关键词]:遗传系谱图显性和隐性概率
一、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和步骤
根据控制人类传病的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基因的显隐关系,可将人类遗传分为五种类型,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Y遗传病。
主要步骤:先寻找“无中生有”或“有中生无”的典型性家庭;若没有“无中生有”或“有中生无”则显隐都有可能,属于不确定类型,再根据有关方法确定最可能的类型。具体来说,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判断显、隐性
(1)隐性:在遗传系谱图中,只要双亲正常,生出的孩子有患病的,则该病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可用一句话概括“无中生有为隐性”。
(2)显性:在遗传系谱图中,只要双亲都表现患病,他们的后代中有表现正常的,则该病一定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可概括为一句话:“有中生无为显性”。
2、再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一般隔代遗传。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一般代代遗 1
传。
(3)伴X隐性遗传:“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一般隔代交叉遗传。(4)伴X显性遗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一般代代交叉遗传。(5)伴Y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综上所述,可概括为以下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子)若无病,一定不是伴(X)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若无病一定不是伴(X)性。”可用下面图表表示:
3、不能确定类型的判断:
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做不确定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推测,
2
通常原则是:①若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不隔代);则该病很有可能为显性遗传及之为隐性遗传;②若系谱图中患有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各占1/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③若系谱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很大,则该病可能是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具体见下表;
二、遗传系谱中概率求解问题 1、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1)在所有后代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凡其后代均属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撇开另一性别,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性别本身也属求解范围,因而先将该性别的出生几率(1/2)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2、当两种遗传病(甲病、乙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可用条形图解决求
遗传系谱图的推断和计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