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画作鉴赏
赵佶(1082-1135年),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初封瑞王,元符三年即帝位,称徽宗,在位25年,为政昏庸,但于艺术颇多造诣,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书画家,艺术活动倡导者与组织者。
曾命编《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及《宣和博古图》、《大观帖》等。其天分甚高,擅诗词、工书画、精赏鉴,人物、花鸟、山水皆精。其所创书体“瘦金书”,顿挫有致,瘦劲锋利,挺秀清雅,别具一格。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态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传世墨迹有《千字文》、《掠水燕翎诗纨扇》、《闰中秋月诗帖》等。
《芙蓉锦鸡图》轴,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独立的画科,宋代的花鸟画无论在绘制技巧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准,《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
宋徵宗赵佶《桃鸠图》册页。,(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册页在传为宋徽宗的作品中比较特别。桃花与枝叶钩勒精工,栖鸠动态自然而生动,用生漆点睛,卓有神采,整体色彩华丽,瘦金书稍稚嫩。这样的风格被认为是徽宗早年的画笔,传其为画家二十六岁时的作品。此图流传日本已久,长期以来被作为徽宗的真迹,受到良好的保护,现在是日本的国宝级文物。
《瑞鹤图》构图和技法俱皆精到:构图中一改常规花鸟画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姿态百变,无有同者,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传奇国宝《瑞鹤图》绢本设色,纵5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本画描绘得相当精致,人物表情以及画面气氛,足以引人人胜。通过纤细的技法和迷人的色彩,把作品描绘得工整清丽,神妙无加。但从所流传的赵佶各种画笔看来,以及古人的一切看法,认为此图不是赵佶之手笔,元汤自谓“余自可一望而识”。
听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画作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